锡盟太仆寺旗什么族人多-锡盟太仆寺旗什么族

锡盟太仆寺旗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太仆寺旗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腹地。

锡林郭勒盟都包括哪些旗和市?

截止到2019年6月1日,锡林郭勒盟辖9旗2市1县和1个管理区,具体名称如下:2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9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1县(多伦县)、1管理区(乌拉盖管理区)。

扩展资料

建国后锡林郭勒盟行政区划变迁情况如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察盟辖5旗。

1950年将多伦、宝昌、化德3县划归察盟。

1956年撤销明太联合旗合并于正蓝旗,将正镶白联合旗更名为正镶白旗,合并宝昌县和太仆寺左旗,更名为太仆寺旗,商都镶黄联合旗更名为商都镶黄旗,后划归化德县,又划出定名为镶黄旗。

1949年将锡盟原来的10旗编为5旗,即东部联合旗、中部联合旗、西部联合旗、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

1952年撤销中部联合旗。

1956年改编为5旗。

1958年,锡察盟合并,撤消察哈尔盟,改称锡林郭勒盟,辖9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商都镶黄旗、太仆寺旗),两县(多伦县、化德县)。

1963年设立阿巴哈纳尔旗。

1966年设立二连浩特市。

1969年将锡盟所辖的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化德县划归乌兰察布盟。

1980年将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划归锡盟。

1983年撤销阿巴哈纳尔旗改设锡林浩特市。

参考资料来源: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来源: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区划人口

分别为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3个盟之一,驻地锡林浩特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距首都北京640㎞,距首府呼和浩特620㎞,既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是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牧区。地处东经115°13′~117°06′,北纬43°02′~44°52′之间。

锡林郭勒盟属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风大、干旱、寒冷。年平均气温0~3℃,

结冰期长达5个月,寒冷期长达7个月,1月气温最低,平均-20℃,为华北最冷的地区之一。

7月气温最高,平均21℃。年较差为35~42℃,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2.4℃,日较差平均为12~16℃。

扩展资料

锡林郭勒盟经济状况:

2016年,锡林郭勒盟地区生产总值(GDP)1045.51亿元,较2015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30亿元,较2015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13.71亿元,较2015年增长6.7%;

第三产业增加值316.50亿元,较2015年增长9.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0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7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27%。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