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金额怎么算-减免算到什么科目

减免算到甚么科目,一般指减免的税金、罚款等金额应计入哪一个会计科目。具体取决于具体的业务性质和法规规定。

1、 税金减免:如果是公司缴纳的各种税费(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应将减免的部份在"管理费用-税金"或"营业外支出-税收优惠"科目中进行记录。

2、 违法罚款减免:如果是公司由于违反相干法律法规而被罚款,并取得减免,应在"营业外支出-罚款及赔偿款"科目中进行记录。

3、 其他类型减免:如果减免的是其他类型的费用,如租金减免、装备折扣等,应在"管理费用-租金、利息及其他费用"或"销售费用-折扣及折让"科目中进行记录。

具体需要根据公司的业务情况和会计政策来肯定。建议咨询专业的财务人员或会计师。

税收优惠减免计入什么科目

税收优惠一般计入营业外收入,具体如下:

税收优惠政策:

1,增值税:财政扶持:85%。(地方留存);

2,企业所得税:财政扶持:85%(地方留存);

3,税收奖励扶持按月兑现,企业当月纳税,税收奖励扶持次月奖励到账;

4,总部经济注册式招商,不用实地入驻当地,只需注册在当地,就可申请当地的财政扶持政策;

5,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享受。

税收优惠的常见形式:

1、免税,免税是指国家出于照顾或奖励的目的,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项目或情况(特定的纳税人或者纳税人的特定应税项目,或由于纳税人的特殊情况)给予纳税人完全免征的优惠政策;

2、减税,减税是国家出于照顾或者奖励目的,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项目或情况(特定的纳税人或者纳税人的特定应税项目,或由于纳税人的特殊情况)给予纳税人减征部分税收的优惠政策。减税可以是国家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照顾措施;

3、税率差异。税率差异是指对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税种适用不同的税率。主要是出于财政、经济政策的原因。而税率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客观情况,一个国家的税率差异往往是为了鼓励某种经济、某类型的企业、某行业或者某地区的存在和发展;

4、税收抵扣。税收扣除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下一代税收扣除是指从计税金额中减去一部分以求出应纳税额,比如“企业的应纳税额为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广义的扣除还包括“从应计税额中减去一部分,即“税额扣除”和“税额抵扣”“税收抵免”;

5、税收抵免。税收抵免是指从应纳税额。

综上所述,直接减免税收,月末从应交税费转入营业外收入,先征后返税收优惠,待收到退回税款后,计入营业外收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

纳税人可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减免和税款退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三十五条

纳税人申请纳税优惠,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九条 依照本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企业,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