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二考什么体型-申论二考什么
申论考试一般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浏览理解、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等。不同的地区或组织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和重点,具体请参考相干考试规定或培训机构的信息。
重庆省考申论123有什么区别
重庆省考申论123区别:
对于重庆公务员考试而言,申论1是针对报考区县级以上岗位设置的考试科目,一直以来每年都考3道题,2021年4道,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主要常考的题型为大作文(必考)、综合分析、应用文等,并以民生发展为落脚点,融合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申论2是针对报考乡镇级机关岗位设置的考试科目。申论2非常契合岗位特点,紧扣基层工作进行考查。一般包含4道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不涉及大作文这一题型,主要常考题型包括应用文(必考)、对策题、概括题、综合分析等。
根据申论3考试大纲来看,“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与申论1相同,主要区别在“依法办事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考查上。根据考试大纲中描述的特点,“依法办事能力”有可能会考对策题或应用文,“公共服务能力”主要要求考生根据给出材料,提出某种措施、办法解决相关问题,即对策题。因此总的来看,申论3可能会考概括题、应用文、对策题、大作文等题型。
申论2是什么意思?
申论一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申论二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申论一: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申论二:要求能够准确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对材料中所涉及的理论、政策、观点及事实本质等有明确的认识,并进行准确分析和解读。
2、文章表达能力
申论一: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申论二:要求能够结合材料,根据工作任务,恰当组织语言,准确、得体、有条理地进行书面表达。
3、贯彻执行能力
申论一: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申论二:要求能够站稳政治立场,准确理解上级要求和工作目标,依据法律、法规、政策等,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落实措施,有效完成任务。
属性:
申论是指针对给定材料匙轿或者特定话题而引申开来、展开议论的一种文体,是随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而出现、推行的一种新兴文体。它的平均分在40左右。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测试方式,申论的命题非常准确、科学,它是在充分吸收策论、基础写作和公文写作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目标的科学的测评方式。
从字面上理解,“申”可以理解成申述、申辩、申明,“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所谓申论也就是对某个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申论2是专门针对乡镇级岗位所设计的考卷。
申论1和申论2其实是区别化岗位考试的产物,就是说同一场申论考试,两套考卷。申论2的难度相对要比申论1的难度更小一些。
比如说广东以往的省考申论科目中,县级以上申论试卷必考大作文,分数50分,即所谓的申论1,珠三角乡镇岗位沿用县级以上同套考卷,粤东乡镇不考大作文,注重三农题材,需要对乡镇工作有充分了解,即所谓的申论2。
考试性质
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作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有所认识和有所思考,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让考生去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测查考生处理公务员日常事务的潜能。
作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
申论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0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