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基础课-申论基础与什么搭配

"申论基础与策略搭配"。在准备和参加申论考试时,理解和掌握申论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想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还需要结适合当的策略进行搭配使用。例如,在浏览理解题目时,可以先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仔细浏览并挑选出相干信息;最后综合分析,得出自己的答案。同时,考生也需要公道分配时间,控制答题速度,并保持清晰的思惟,这样才能在申论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零基础小白想要考公务员,该从哪里开始?

我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能够一次上岸。在此想分享自己的经验,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毕竟时间太长的拉锯战,对谁来说都是是倍加煎熬的。

一、 前期准备

信息了解:

对于一无所知的小白,建议大家先上QZZN、中公、华图等网站看以下几样:历年招考公告、考试真题、考试经验等,做一个信息的了解。

1.可以关注各大机构公众号。他们发布信息也还算及时。

2.除了公众号还有网站,各地人社局、组织部的网站,会第一时间发布招考公告。

3.相关公考APP,信息很全面,涉及全国的体制考试,还可以根据地区、学历、专业来推荐。

以上这些都关注到了,就已经相当全面了,基本上不怕漏掉考试了,安心复习就好了。

资料准备:

好用资料:

粉笔教材:质量好排版清晰,知识点总结的很详细,适合各个阶段的备考人群。

连胜公考讲义:课程自带的解题技巧和公式总结,直接背会刷题都能轻松不少。

行测5000题:题型比较全,更新速度也很快,拿来当课后题练手很不错。

中公真题卷:买套卷更省事,每道题后都可以扫码看视频讲解。

实用网课:

常识:李梦娇的88条口诀歌考公人必背,后期搭配真题卷整理高频考点即可。

言语:看来看去还是欣说言语讲的课,更循序渐进好理解。平时刷题注意积累不认识的字词成语,及时整理丰富知识储备。注意易混淆字词、关联词,刷题注意积累语感。

资料:连胜公考总结的秒解题技巧,简直不要太好用。还会教你如何定位题干考察数据,都有哪些常见陷阱,然后直接代入公式计算就行。认真跟着学,真的能省不少事儿。

判断:前期可以跟着刘文超梳理逻辑,后期看连胜公考总结的规律口诀。能在脑子里构建图形结构,看出图形规律那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数量:直接跟着连胜公考学常考的:牛吃草、溶液、年龄、工程等基础题型,保你不会被拉开分数差距。

申论:小马哥讲的答题套路和格式更得人心,能帮助构建答题思维,还能教你如何快速定位得分点。

二、 行测申论备考

做完第一步,你基本上对整个考试有大致了解,下面就开始准备笔试了。行测使用粉笔APP刷题,集中精力学习言语、逻辑、资料分析三大块;申论掌握答题架构,积累内容素材!有些模块我是放弃♀的,比如常识,毕竟范围太广,分值又不高!

花1-2个月:看书打行测+申论基础,通过模块联系掌握解题方法和知识点;

花1个月:真题演练+专项查漏补缺;申论模拟演练

花1个月:真题模考+错题复盘;申论模拟演练

备考公务员,如何抓住复习的重点?

1、常识:考察范围广泛,但是近几年对科技、法律、历史、环境等板块的考点较多,可以多加关注。复习时,可以背诵李梦娇口诀,辅助记忆知识点。

2、言语:主要考察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平时要多加积累,我做题的时候,先读题,再提炼材料关键信息。而且对于逻辑填空,我先找语义丰富的选项。

3、判断:定义判断比较简单,我一般分析题干定义的限定条件,然后按照条件找选项,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图推和类比,需要通过刷题,寻找一定的规律。

4、数资:主要考察对数据的理解、运算能力。对于数量,我主要学了鸡兔同笼、钟表问题、和差倍比等经典题型;学资料分析的时候,我先记住常见的公式,之后每天40道题,保持手感。

5、申论:核心就是分析材料。如果能够分析材料,无论是小题还是大作文,做起来都会得心应手。我备考初期看的网课有站长、罗晟特训课,主要学材料分析的技巧、窍门。

三、 岗位报名

先确定好自己想考的省份,然后查下公务员招考公告,看下学科分类目录、相关岗位,根据自己的专业、户籍、学历、身体条件(公安会考体侧)来综合考虑自己的岗位。

四、 考前事项

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在最后一个月,我们可能因为最后一次模考没考好、正确率下降、模考成绩忽高忽低等等。对于上述的情况,我只想说,每个人都一样,但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有的考试都是一种修炼,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的去生活!

tips:

建议大家下载一个时间管理APP。管理自己的每天时间,做计划。

加群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需要考量一下吧。有的群质量比较高,大家会经常讨论问题,自己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发到群里,有人会的话就帮你解答。这样的群就比较有价值加。

考友也是和加群一样,如果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互相监督,互相讨论,那学习起来就更有动力。

公务员申论怎么复习

国考的公共考试科目有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一、申论

所有人面对申论均需要从基础的公务理念开始学习,改变原有不成规矩的书写方式,大家都是公平的。如果不知道申论科目复习如何入手,那么建议去做历年真题,每一套真题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做完之后再对照答案总结、分析,这样,几套真题下来,自然而然也就懂得了申论考查内容和方式。

二、行测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常识,需要大家开始着手训练。一方面提高我们常识知识,扩大知识面,形成知识框架逻辑;另外一方面需要通过大量训练,提高阅读能力,以期应对考试中众多较长篇幅的场景。

言语理解是一门规范的语言环境,和日常用语的不严谨性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行规范性学习,其中不乏有众多需要积累的知识点,例如词语词义等,亦是需要我们提前进行知识储备。而有些同学在这一方面过去相对学习的时间短,应该强化复习。

判断推理中题型众多。面对图形推理,需要在掌握相关推理规则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题目进行刻意训练,训练过程不容忽视。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我们要快速适应考察形式,掌握理论规则,积累知识点及相关类比关系。而逻辑判断对于大多数考生都是初次接触,我们在这个学科上应该充分发挥理性思维,用严谨的逻辑能力,快速搭建知识框架,构建严谨的逻辑体系去解决问题。

资料分析整体复习结构完整,整体难度不大,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相对比较轻松,但同时要求也会提高,需要大家完整的构建知识框架,快速估算,注重对于资料的分析能力,通过大量做题去填补众多语料空白,形成专项语感,为考试做好铺垫。

数量关系是基础的数学问题,无论是知识上还是数理思想上都需要我们按照模块逐一突破,进一步深化对数学思想的贯穿理解,但是切忌钻牛角尖。

更多信息点击进入山东公务员考试频道,及时掌握公考资讯!

申论复习必须做好“三步曲”,即“认真做好积累——夯实申论功底——做好冲刺飞跃”。下面对这三方面分别作阐释。

一、申论备考的知识基础阶段——认真做好知识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申论备考也是如此。在申论考场上是“你死我活”残酷斗争,是命题人和考生的智慧较量,命题人想用繁杂的材料和陷阱来考查考生的“脑细胞”,你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来应对命题人的挑战、阅卷人的挑剔。

中公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申论最大的知识积累就是“全面了解当前发生热点——深入挖掘热点背后的成因和本质——站在政府角度提出应对之策”。在备考之初,考生怎样来积累这些知识呢?

考生要多学习多揣摩以下申论知识载体(以实用为主,重质量不重数量):

1、电视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1频道、13频道每晚19:00新闻联播;13频道每晚21:30新闻1+1;

看新闻节目的好处:视听共融,最新热点;形象化,有助于精力集中;专家连线,理论观点独到。

2、网站文章:人民网评、新华网时评、求是理论网(中央党校主办)、中公教育时政政治频道和申论热点频道 。

看网站文章的好处:最新热点解读,新颖;能最大限度地体会到申论语言的魅力。

甄别网站里与申论考试相关的好文章技巧:一看标题,如果标题是经济、生态、文化等相关方面申论常考的领域(敏感领域需舍弃掉),可以作为选择对象;二看内容,如果网站上的文章是按照首先概括新闻热点事件、其次分析新闻热点事件成因或本质、最后提出一些新颖解决办法的思路写作的,如中公教育的申论热点频道的文章,则是考生的首选。

3、微博:人民日报(特别“评论板块”要重点看)、光明日报(评论为重点)等;

看微博的好处:微博是当前信息主流源,承载着很多对当前热点的新鲜评论。可以补充考生的知识不足;另外,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等翻阅,方便可行。

4、杂志、书籍、报告:南风窗、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系列,与执政能力直接相关的书籍,涉及经济、社会领域,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201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十八大报告》等。

看杂志、书籍的好处:微博、电视节目等毕竟是“快餐”,容易产生枯燥感,也易忘记。因此,传统阅读方式的载体——杂志书籍有更大的容量让考生深刻理解当前著名学者和政客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和解构。

以上的网站、微博或书籍里全部是最主流、最权威的时政思考,看完后,最好做一下笔记,精华语言背一背,再看热点新闻时学会应用,学会思考,这样还怕出现写作文时“掏空肠肚写不出”的尴尬吗?当然不会。

二、申论备考的能力提升阶段——夯实申论功底

对于申论备考来说,只有基础知识积累阶段是不行的,还要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提升内功。提升内功主要做到:多看文章、多写时评,即对看到的热点进行归纳、分析和提出对策,另外要多做真题。具体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1、做好备考计划

要统筹兼顾,将看网站文章、微博等与写时评、做题牢牢结合在一起。可以每三天为单位复习申论。所列详表如下: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上午

按规定时间模拟一套真题(注:做题时要把答案全部写在格子纸里,切勿白纸,要从最开始就体会格子纸的规范化)核对自己第一天上午模拟的真题答案并研究自己的失误,总结经验,以确保模拟下套试卷时不再出现相似问题围绕第一天上午模拟的真题所考察的材料主题,在相关网站、杂志等里面找相关的评论文章,甄别筛选出好文章,保存并学习研究,以扩大自己知识面

下午看网站、微博、书籍杂志等文章,并做笔记摘抄好文章与第一天下午相同根据自己前面的知识积累,可就某一新闻热点写一篇时评,字数不限

注:上表仅供参考,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除申论备考外,还可在其中安排行测等科目复习,以做到全面、有效。

2、时评写作很重要

写时评是考生备考时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方式。考生可围绕“归纳新闻热点发生事实——分析新闻热点背后成因与本质——实事求是站在政府角度提出解决措施”三步展开,如此可有效地锻炼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提出对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全面的申论能力功底全部跃然于纸上,为下一步备考着重点指明了方向,何乐而不为呢?

三、申论备考的最后阶段——做好冲刺飞跃

经过了前两步的积累和夯实,考生在最后一个月应该加快冲刺步伐,实现由量变达到质变。须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保持心静如水的心态。随着备考日期的逼近,有的考生就慢慢感到心烦、压力,这样就会出现冲刺短板。因此,还是要保持这样的豁达态度——努力交给我,结果交给上天,这样才会取胜。

2、选取好的模拟题进行最后冲刺。原来做的真题毕竟是已经发生的热点,因此做一做依据最新热点命制的模拟题可以使考生们把握命题节奏,考查前面备考的效果。

《中国合伙人》中有一句台词应令所有观众深思: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还曾有一位学者去英国考察,看到牛津大学的草坪很好,于是向园丁询问经验。园丁说,没有什么经验,就是要不停地浇水,只不过要浇900年。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浇灌我们的梦想,时间不是唯一的尺度。有只争朝夕的心气,更需有日积月累的实干,这既是方法论,更是改变世界的信仰。因此,申论备考路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技巧,唯一不变的真理在于:坚持,坚持,坚持……

本文由中公教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