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表是什么意思-成绩大表是什么

成绩大表是一种数据表格,用于存储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成绩。它通常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课程名称、考试日期、考试成绩等信息。成绩大表可以帮助教师和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和分析学生的学术表现,以便制定更好的教学策略和课程计划。

成绩单和成绩表的区别

成绩报告单 VS 成绩单

11月即将到来,新生将会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收获自己第一份的成绩报告单。那么成绩报告单和成绩单是一样的文件吗?有些同学在安省读了一年高中依然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在续签证的时候,还以为只需要交成绩报告单就可以了,而事实上情况却恰恰相反。

成绩报告单 REPORT CARD

安大略省的成绩报告单英文名为Report Card,是对学生在学年中某一时间段的成绩和学习表现的具体报告。

每门课程都会有Final Report Card,也就是期末成绩报告单,课程设置为4个月完成的课程,则会有一份期中成绩报告单;设置为一学年完成的课程至少出3次成绩报告单。

因为疫情,根据安省教育厅的指示,今年邦德采取的一学年四学期制度。学生在每个短学期一般上两门课,两个多月即可修得两个学分。

第一学期:9月-11月

第二学期:11月-1月

第三学期:2月- 4月

第四学期:4月-6月

因为邦德今年的课程都是短学期,所以课程不设期中报告,只有期末报告。但是,老师会一直关注学生学习状况,向家长及时汇报特殊状况,督促学生在期末前取得好成绩。

成绩报告单是学校主动给学生和家长发放的一份文件,是对学生期中学习状态的跟踪或对课程最后结果的报告。因此,成绩报告单上的内容非常详细,上面有学生所修读课程的具体信息,包括任课老师的名字,老师对学生的评语和学习表现等级评价,以及学生所得到的课程分数和全班成绩中位数。

总而言之,成绩报告单是:

1 学校主动发放的报告

2 只能看到当前学期的课程

3 一门课程可能会发放多份成绩报告单(视课程长短而定)

4 内容详细,有老师评语。

成绩单 TRANSCRIPT

安省高中成绩单的英文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Transcript,一般称为Transcript,

是学生截止某个时间点在安省高中所修读全部课程的分数记录。不同于成绩报告单,安省成绩单上没有单独一门课程的详细信息, 更没有老师对学生的评语。

一份成绩报告单只能显示学生当前学期所修读课程的分数,而成绩单则能看到学生全部学期所修读的课程成绩。安省高中是学分制,而成绩单上则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学生一共修读了多少学分,其中有哪些课程是必修学分。

学生若在安省之外成功修读过一些同等级别的高中课程,那么这些课程往往能转换为安省高中课程学分,通过“PLE”的代码被记录在安省成绩报告单上。

Q

在成绩单上还可以看到哪些成绩报告单上没有的信息?

A

校外课程、重修课程和毕业条件。

学生的课程若不是在发放成绩单的学校(Home School)修读的,那么此类课程在成绩单上会被 “ * ” 标记出来。在申请大学时,某些专业可能会要求学生对修读校外课程作出相应的解释。

如果学生修读同一门课程两次,虽然分数都会记录在成绩单上,但只有分数高的那次才会给予学分。

在大学申请时,一些热门专业是不接受重修课程分数的,如多伦多大学的工程系。

安省高中毕业证书的获取条件有三个,一是满足学分要求,二是要完成40个小时社区服务时间,三是通过安省英语语文考试。学生是否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在在安省成绩单上都能够看到。如果学生已获得安省高中毕业证书,在成绩单左下角的位置上也会有相应的说明。

特别提醒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2021学年的毕业要求有所改动。社区服务的要求在今年只需要完成20小时即可。安省教育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多种线上义工活动或户外安全的社区服务活动。

一张成绩单就能看出学生在整个高中的学习状况,所以这是留学生在续签证时被移民局要求必须递交的文件,也是学生申请安省以外的大学时最常用到的文件。但是成绩单不是学校会主动发放给学生的文件,是学生有需要时去学校相关部门申请。

成绩单的特点是:

1 需要时申请

2 显示全部课程成绩历史

3 显示学生是否满足毕业条件

成绩报告单和成绩单都是重要的文件,一般都会保存在校内的学生档案里。学校只在学生转学或者毕业时才会出具一份成绩单放进学生档案,而成绩报告单则是一式两份,一份给学生,另一份则存入学生档案中。学生要注意保存好每一份成绩报告单。

最简单的区分方式是:成绩单打印在成绩单专用纸上:绿色、有底纹、有一定厚度。成绩报告单则是打印在一般复印纸上。另外,两份文件都必须有校长签字才生效。

多了解一点成绩单相关的资讯,读懂安省教育,也能为未来大学申请、续签证等事宜做好准备。关注留学邦德,获取更多实用留学资讯。

高考一分一段表是什么意思 :

一分一段表,是将全省同科类考生的档案分(高考各科成绩+优惠加分)从高到低排列(分数相同的则为并列),再按每1分一段,统计“本段人数”;从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本段人数”相加,则为“累计人数”。

建议考生下载一份官方公布的一分一段表,便于随时分析、使用。一分一段表上显示出每一个分数全省的考生有多少名,这个数据的参考价值最大。

一分一段,就是说,在该省考试的理科或者文科考生中,得分是该分数的人数,不过一般的一分一段表都是分数+该分数段人数+该分数以上包括高分数的总人数,这个表有时候比控制线差更有用,能很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在全省的排名!

考生个人位次是按照文科和理科两类考生予以全省排序,分别排定的全省唯一顺序号。文科考生,包括文史类考生和艺术文考生,考试科目相同,为一类考生;理科考生,包括理工类考生、体育考生和艺术理考生,考试科目相同。

具体而言,针对夏季高考,文科按照总分(含特征加分)、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科按照总分(含特征加分)、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的顺序依次比较,如果总分不同,则总分高的考生位次在前,如果总分相同,则比较下一科目,下一科目分数高位次在前,依此类推,如果考生所有科目完全相同的时候,则比较在编场时统一随机生成的考生随机码,随机码小者位次在前,也就是说随机码只有在考生所有科目成绩相同时才会用到。

成绩分段表是全省考生成绩的分布情况,它按照具体科类分别予以统计,每个科类的统计数据包含本段人数和累计人数。成绩分段表与位次的对应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在成绩分段表中,文史和艺术文为一组,对应文科;理工、体育和艺术理为一组,对应理科。每组中不同科类同一分数的累计人数相加后形成位次区间,考生成绩对应的位次应在此区间之中。

高考一分一段表怎么看:

考生在“知分、知线、知位”的情况下填报志愿,一分一段表是很客观的参考数据。考生一定要认真分析,清楚自己的排位,从而正确填报学校。尤其是高分段的考生,更要好好地研究排名,排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去哪所大学、学习什么样的专业。

用好“一分一段表”,在填报志愿时,首先参考自己在全省的排名,再看想选报学校的招生计划,最好是计算一下同等梯度的高校在本省招生计划的总和,结合自己的排名,从而较好地选报志愿。无论本省考生是多少,全国高校的招生量就那么多。“按照名次,比如一本假设招4000人,我现在排名3800名,我应该能在一本里找到合适的学校”。

了解学校:找到前两年的“一分一段表”,了解不同学校所录学生在全省排位中的位置。

当考生拿到今年的“一分一段表”后,还要对照2016年甚至2015年的一分一段表进行分析。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有了去年的段表资料,则可以多了解许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了解不同学校所录学生在全省排位中的位置,从而大致看出今年排在某一位置的考生可能达到哪些高校的投档线。当然,各学校的各层次生源分布在年度之间会有变化,个别的还会大起大落,“热”的可能变“冷”,而“冷”的可能变“热”,但就多数学校来说,生源分布还是比较稳定的。

例如,分析自己适合哪所学校。假设一名档案分为602分的文科考生,当年段表显示其排位为410名左右,处于高低两不就的地位,填报北大、清华的志愿显然不行,选较低档次的学校又心有不甘。这时不妨作如下分析:找出上年文科投档线在600分以上的高校,计算这些学校当年在本省的文科招生计划数。一般来说,如果其总数接近于或略多于400人,就可以选择这些学校中投档线最接近600分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