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十四成语是什么意思-书中十四成语是什么

“书中十四成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份,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常使用的成语。这些成语通常由四字组成,并且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用法。它们可以用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描写情况,例如“心有余悸”、“百闻不如一见”等。

以下是“书中十四成语”的一部份:

1、 心有余悸:形容心中恐惧而没法平静。

2、 百闻不如一见:表示实际看到比听说更加真实可靠。

3、 天之骄子:指非常优秀的子女,也用于赞美他人。

4、 事半功倍:形容做事的方法得当,效果加倍。

5. 亡羊补牢:比喻犯了毛病以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6、 探骊得珠:比喻在艰巨困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7、 独木不成林:比喻一个人的气力不够强大,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才能获得成功。

8、 自相矛盾:比喻说话或行动前后不一致,相互抵牾。

9、 老马识途:形容经验丰富的人,能够根据过去的经历做出正确的判断。

10、 前车之鉴:指前人的失败经验,作为后人的教训。

11、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被揭穿出来。

12、 草木皆兵:形容人方寸已乱,疑虑不安。

13、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产生没必要要的恐惧。

14、 守株待兔:比喻抱着侥幸心理,等待机会。

以上内容就是“书中十四成语”的部份内容,这些成语在中国文化和语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本书上有14猜成语

一本书上有14猜成语是:不可一世。

这里使用到的是谐音,首先看下book,谐音可以读为“不可”,然后再来看最重要的数字,就是14了,14这个数字,是不是可以谐音为“一世”,所以正确答案就是不可一世。

不可一世:[ bù kě yī shì ]

1.解释: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2.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十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3.示例:盖兴会飙举,~矣。 ◎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4.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狂妄自大

5.近义词:飞扬跋扈, 咄咄逼人,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6.反义词:虚怀若谷 ,戒骄戒躁 ,妄自菲薄 ,谦虚谨慎

1,这个昔日不可一世的厂长在威严的法律面前,全部供认了他贪污受贿的事实。

2,这个不可一世的宦官最终成为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3,他总是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令人厌烦。

4,昔日不可一世的人而今走投无路了。

5,繁花似锦不可一世,生命本来就是出善变的戏,不在乎你说我虚情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