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平时上班做什么工作-社工平时上班做什么

社工平时的工作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提供个人、家庭和社区服务,解决社会问题,改良人们的生活质量等。社工通常需要与各种人群接触,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家庭等,并提供咨询服务、支持性服务、干预性服务和预防性服务等。
具体来讲,社工可能会做的事情包括:
1、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处理情绪困扰、应对生活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 保护老年人权益:为老年人提供平常生活照顾、健康照护、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支援,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
3、 提供就业支援:协助失业者寻觅工作机会、提升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等。
4、 增进社区发展:通过组织活动、提倡社区治理等方式,推动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5. 管理危机事件: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提供紧急支援,帮助受灾大众度过难关。
6、 解决家庭矛盾:提供调解服务,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保护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
社工的工作是以帮助他人、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的社会服务工作,涵盖了多个领域,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考上了社区工作者,纠结要不要去
但凡有其他的选择就别去。
1.工作内容琐碎
社区工作者做的事情都是些最基层的,而且不固定,碰上什么工作就做什么,虽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但堆到一块就真的贼多。
像我主要是负责社区综合治理这块,天天就是负责扫楼,宣传各种防护制度,挨家挨户做人口普查,登记往返人口,还有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等等。都是些琐碎到极致的小事,但仔细回想起来确实是会关系到社区建设的大事,很重要!
2.加班无休都是常事
没入职之前说的都是单双轮休,真正入职之后一个月能休到个两天就谢天谢地了。因为恰好赶上Y情防控,各社区都必须得做好全方位的防护,上面压下来的任务量都是有指标的,每天都得紧抠指标完成。
但这些都是在比较忙的时候才会这样,不忙的时候都是正常上下班。而且加班会有加班费,干起活来自然也就不会那么的无力。
3.钱少事多
我觉得绝大多数人之所以觉得社区工作者不好,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干着最多的事却拿着最少的工资,多少都是有点心里不平衡的。我不知道其它地区怎么样,我所在的地区我觉得工资还行,一个月扣除掉五险一金,拿到手有个4000左右。
我不知道这个工资是高还是低,但至少对我来说能接受,属于一个正常的工资水平,每个月除了保障住日常开销之前,还是可以小存一笔,毕竟没有车贷房贷的压力。
总之,就我目前在职工作这一年的经历来看,我觉得社区工作者这份工作也并没有大家讲的那样苦不堪言,想考的就大胆放心地去考,合不合适喜不喜欢都等考上了再说,千万别还没开始就先在这自艾自怨。
先来说下我是怎样备考的,从怎样选择教材、视频课、题库以及备考时间规划开始一条龙服务分享。
备考资料
基础理论知识-中公社区工作者一本通
本书深入分析了社区工作者的变化趋势及具体考情。内容具体分社会工作知识、社区工作基础知识、职业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每个内容模块都会系统的讲解,深入分析考察内容、核心考点、测查重点等。
并且每个模块后面都有配备习题练习与答案分析,确保我们的随时理解记忆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和运用理论知识。
在前期的基础学习是真的挺实用的,后期难以理解记忆的知识点还是需要结合视频课重点学习的。总体来说特别适合0基础新手小白前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使用。
高段位必刷视频课-任义社工课
如果想要理解记忆重难点,快速的提分的话,是一定要听任义的课。任义把社工考试的内容黑我讲的非常详细,面对社工考试中杂碎的考点,他还会系统的串联到一起,总结一个大致的框架,让我结合着框架去理解,后期也能根据这个框架查漏补缺。
而且任义也会列举工作中的实例,让我结合着理解,我听完任义的讲解之后,不管是多难理解的东西,我都能理解清楚,理解知识点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对于知识点的储备情况。就比如说法律这一模块的内容,我最初接触到的时候就感觉特别容易混淆,而且不容易记。
但是结合着例子也觉得它们变得容易了很多,掌握住之后去做题,很少会出现记混的情况,答题的正确率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上来了。
适用于备考全阶段使用。
高效提分必备题库--中公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
这套题库里包含6套真题和8套模拟卷。
6套真题是选用各地区的真题,8套模拟卷是根据真题汇编,覆盖核心考点、整体难度适中、契合实战考试。
我是优先做了8套模拟卷。是在刚开始的基础理论学习中使用的,这样一来可以检测出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和易错题型,二来可以方便运用掌握答题手感和理解记忆重难点知识。
后期在跟着视频课学习技巧去做的6套真题。因为真题是命题组多年出题经验结合实际热点出题的,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重点考察题型,方便我去针对性的学习薄弱题型的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公式。适合新手小白和非新手在备考全阶段使用。
备考时间规划
大家可以先看下我的备考时间表(每天的时间规划,大家可以参考下)。
6:00起床。
6:30——7:00(洗漱、锻炼、吃饭。注:根据医生表明,科学的晨练会改善神经系统,也就是提高记忆力。)。
7:15——8:00(背公共基础知识和社区工作者专业知识,在写一套真题模拟卷,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8:10——11:50(视频课结合书本开始章节模块学习)。
12:00——13:30(午饭,午休。充分的休息,让大脑有个知识缓冲的时间,知识会记得更加牢固)。
13:30——18:00(刷题,学习实用性技巧公式,加以熟练运用)。
18:00——19:00(晚饭,休息一下。放松下肩颈,适量的运动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不容易产生焦虑心情)。
19:00——22:30(再背公共基础知识和社区工作者专业知识,巩固一天学的知识点,总结错误题型,并分析题型错点)。
每天规划总结:
建议大家学习一段时间后,放松下眼睛,长时间的使用眼睛会产生用眼疲劳,从而影响我们的备考效率。适当的休息与运动,会使我们心情愉悦,提高免疫力和记忆力,不容易产生焦虑心情。保持充分的休息时间,学习效率会有明显提高。
第一阶段-基础理论(10—15天)
在基础理论的学习中,我分为了三点,建议10-15天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看知识点要看里面的知识框架,在脑子中形成大概的轮廓,且要分层次记忆,这样在后面的视频巩固中可以快速的理解记忆,再去背诵重难点。
第二,书本上的概念可以先简单的过一遍主要大纲,标记出难点模块,在结合视频课程针对性的强化学习该模块。
第三,书本的每个模块后面都有习题训练和答案解析,我们可以通过答案解析学到一些基础的答题公式。
第二阶段-视频强化(30—35天)
经过基础阶段的洗礼,我们已经成功“入门”社工。
但是这个阶段与基础理论不同,它不需要在讲解基础定义,使我们对于一些知识点还是难以理解,显得力不从心。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跟着视频课程去着重强化理解记忆这些知识点,注重举一反三的能力。根据老师讲的重点去深入剖析知识点,进行理解记忆。切记不能死记硬背,不看题型答案分析,不会灵活运用技巧公式;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视频课中所理解记忆的东西是在纸质教材中体现不出来,两者可以相互结合一下,优先打好基础,再去重点理解记忆。
第三阶段-真题提分(10—15天)
真题是提分最有利的工具。所以我们要端正态度,重视真题。我是早晚各一套,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规范自己作答,从而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在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
因为历年真题对于考试所涉及的重点难点题型均有所显示。我们通过真题的练习,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熟练掌握常考题型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我们也可以通过真题进一步强化重点知识点及题型,并且历年真题当中会带一些规律性的方法技巧,参考价值还是很较大的。
做真题提分的好处,如下。
查缺补漏:通过前几个月的准备阶段,我们大概掌握了知识点,但是还不会熟练的运用到答题中;也存在着章节知识点,题型不熟悉的薄弱点。
那么我们通过真题的练习,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时可以看一看错题笔记或复习笔记再次强化薄弱环节,反复练习。
强化重点题型:提高解题熟练度。系统练习近几年历年的真题,反复比较,将重复率最高的知识点剔除出来,强化理解相应的基础概念、定理。培养做题的“手感”,保证以最好的状态走上考场。
规定时间作答:按照规定的考试时间规定自己,在时间内作答真题,可以有效的提高的我们的答题效率和正确率。
第四阶段-复习冲刺(10天)
这个阶段就是把已经完成的任务,再一次一次地完成一遍,看看还有没有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通过复习,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和易错题型,从而专项练习,时刻跟进度,不断矫正。且通过复习发现的错误点,可以得到得分保障,更能靠近成功。
阶段规划小总结:
重点知识要理解记忆才能记的更牢固,不要死记硬背,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及时做好笔记,标注清晰,方便记忆。
社工和义工的区别主要包括岗位职务不同、资质资格不同、服务范围不同。
岗位职务不同:社工是上班族,是专职人员;义工和志愿者是空闲时间参与的“兼职”。
资质资格不同:社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需要有从业资格证书,比如说个案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比如说聆听的技术等等;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不用受专业资格的限制,只要是自愿的助人活动都可以,有时候义工和志愿者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比如说医护人员。
服务范围不同:社工是专指专业社工人员所从事的服务活动,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义工所服务的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一系列为了他人、社会而进行的无偿性的活动。
义工活动的积极意义
1、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