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两会什么意思-为什么叫俩会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
全国两会是什么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
全国“两会”由来
1949年成立的一届全国政协,选举产生了中央政府,直至1954年第一届人大开幕。而全国“两会”形成自1959年,在三届政协召开一天后,二届人大也同时召开,政协委员列席人代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此后,四届政协对应三届人大,而全国政协比全国人大提前1至2天开幕。“文革”中,全国政协停止,全国人大则在1975年恢复一届(四届),因此,自1978年起,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届次完全同步。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的惯例,则始于1985年。此前,会议时间从年初,到年中,到年末,历年均有不同。以五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为例,一次会议是在2月,二次会议在6月,三次会议在8月,四次和五次会议则安排在11月。
而自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召开至现在,每年全国政协均在3月3日、全国人大均在3月5日开幕。人大议事规则的写法则是“第一季度”。之所以选择在3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剑解释说,原因之一,是有元旦和春节两个假期,而春节一般不是1月,便是2月。会期,也是自1998年起相对固定,除了涉及换届选举的一次会议一般为两个星期(14/15天)外,历年“两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至12天左右。
全国两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由这个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召集并主持。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按照惯例,人代会和政协会都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召开,政协会议比人大会议早几天举行,所以通称“两会”。
全国两会的目的和意义是将“两会”代表委员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委员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两会”的最早提出:
最早提出“两会”概念的是《人民日报》,在197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醉春风·庆祝人大政协两会同开》的文章,比较早地把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合称为“两会”。
1984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新华社报道《政协委员继续分组讨论人大和政协两会文件》,使用了“两会”的提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