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年代有哪些国家和地区-春秋年代有哪些国家

年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大约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国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有:

1、 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是年龄时期的重要大国之一。

2、 晋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和河南省,也是年龄时期的重要大国之一。

3、 秦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虽然在年龄时期其实不强大,但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秦代的前身。

4、 楚国: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和湖南省,也是年龄时期的强大气力之一。

5. 吴国: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和上海市,是年龄时期的重要国家之一。

除以上内容五个国家外,还有鲁国、卫国、郑国、宋国、燕国等其他一些重要的国家。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构成了一种被称为“年龄战国”的历史局面。

中国古代分多少个国家?

中国历史上国家最多的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了。

春秋时期,见诸经传的大小诸侯国凡一百二十八个(亦有说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鲁、卫、宋、郑、陈、蔡、晋、燕、秦、楚、吴、越等十数国。

今可考国名有三十六国: 楚国 ,赵国 ,齐国 ,秦国 ,韩国 ,燕国 ,魏国 ,晋国 ,陈国 ,曹国 ,吴国 ,越国 ,宋国 ,鲁国 ,郑国 ,卫国 ,巴国 ,蜀国 ,邓国 ,莒国 ,邹国 ,杞国 ,蔡国 ,郯国 ,任国 ,滕国 ,薛国 ,费国 ,倪国 ,曾国 ,缯国 ,邳国 ,虞国 ,虢国 ,滑国 ,中山国。

据史书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

按朝代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夏、商、周、秦、两汉、魏蜀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国都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六国结束,后世称为“春秋战国”。

这是一段诸侯纷争,混乱争霸,弱肉强食的时代。

那么,既然春秋和战国都是纷争的年代,为什么还要分开称呼呢?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东周的前半段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鲁国有一本著名的史书叫做《春秋》记载了期间242年的历史,所以后世称这段时期为“春秋”。

由于周朝分封过多,逐渐导致诸侯的兴起,这时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毫无统治之力。各个诸侯国为了振兴自己的国家,不断开始鼓励新思想新变革,把整个中原从最简单的“刀耕火种”加速向更先进的文明推进。

这时候,各个诸侯国中涌现了“诸子百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推行儒道,提倡以理服人,以德治国。

而其他的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也有自己的丰富理论,当时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非常有名,比如墨子、老子、管仲、孙子都生活在这个时代。

这时候出现了一种流行趋势:诸侯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礼仪、德行、文明上,过于野蛮会被各国所不齿。

诸侯国一旦发生争端,不是派大军死攻拼命,而是先有将军贵族进行友好的谈判切磋,士兵被要求不可以直接下“死手”,只要击伤对方就可以。诸侯们各自显示着在战争中的恩德,让其他国家看到自己的仁义。这时候涌现一批非常著名的君王,如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秦穆公都曾有“问鼎中原”的实力。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派兵帮助燕国讨伐戎敌,在战争胜利后,燕王为了感谢齐王一路相送。一直送到齐国境内,齐桓公不好意思的说:我又不是周天子,你这么礼遇我,我怎么能不回报呢?于是,齐国把燕王送齐桓公所走的土地都送给燕国,以显示自己的恩德,其他诸侯听闻此事,纷纷夸赞齐桓公。他们肯定想不到,齐燕两国在200年后,为了争一座城池都要死几万人,齐国差点灭了燕国,后来燕国报仇又差点灭了齐国。

公元前597年,邲之战。晋国被楚国击败,晋国士兵逃跑时非常慌乱,楚国士兵也不着急追,在他们后面慢慢的跟着。这时候有一辆晋国的战车掉到坑里,无法再行走。楚国士兵赶紧跑过来帮忙,并教敌人把战车的前面的木头抽出来垫在轮子下面,后来晋国战车脱离困境,顺利逃走。

这时的战争就如儿戏一般。

战国时期的弱肉强食

《史记》记载公元前476年为周元王元年,从此周朝进入一个激烈斗争的时期。从三家分晋形成战国七雄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又是一个有阶段性特色的时期,西汉刘向编撰的史书《战国策》详细记录了期间诸侯的政治和策略,所以后世史学家称这段时期为“战国”。

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个诸侯国逐渐发现,过分的礼遇并不能换来过多的利益,很多君王开始变的暴虐,战争逐渐变成了“杀人的战场”。这导致各个国家都开始肆意争夺土地和城池,把之前的礼仪抛诸脑后。

战国时期的每一次战争都会有数万人死去,甚至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更是推行“人头”军功制度。“长平之战”,白起带领秦军杀敌45万人,甚至把战俘也一起坑杀。人人得军功的同时,战国诸侯都被这血淋淋的战争结果所震慑。

同时,此时期的谋略、纵横策术开始发挥极大作用,国家如何发展、战争如何布阵成为各国诸侯谋士研究的焦点,这时的战争更具有“技术水平”,为了欺骗、自保、求和,移花接木、借刀杀人、隔岸观火、离间反间、围魏救赵戏码纷纷上演,层出不穷。

公元前313年,张仪说劝说楚王与秦国交好,秦国愿意献出土地六百里。楚怀王被蒙蔽,撕毁与齐国的合约,派人大骂齐王。过后,张仪又说把自己的封地六里进献给楚王。以此,引发楚国大怒,进攻秦国。齐国、秦国共同出兵伐楚,楚国大败,割地求和。

张仪的行径放在春秋时期会被天下人所唾骂,没有人愿意收留他。可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惠文王却拿他当作宝贝。

知衡说史

春秋和战国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每个国家虽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不断争取,但他们采取的形式已经变的截然不同。春秋的“以德服人”深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推崇恩德贤明,顺应天道。而战国的“弱肉强食”则更加现实,一切都以既得利益和长远争霸为目标,当土地和礼仪相冲突时,诸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土地。

当然,春秋战国也给中国带来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