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期 是什么法规内容-择业期 是什么法规

《择业期管理规定》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9年发布的规定,旨在规范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期行动。以下是其主要内容:

一、适用对象:适用于已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并符合相干条件的高校毕业生。

二、择业期限:自毕业之日起至初次就业之日或在军队服役退役后一年内。

三、权利和义务:毕业生应依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完成绩业手续;用人单位应依法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法律责任:毕业生违反规定的,由相干部门进行处理;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的,将遭到相应的处罚。

以上内容就是《择业期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该规定旨在增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也为他们的权益提供了保障。

两年择业期怎么算

一、两年择业期怎么算

1、按国家有关规定,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期从毕业证书落款日期算起,从毕业之日起两年内为择业期,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以享受应届毕业生同等待遇。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二、择业期内签了劳动合同还算应届生吗

择业期内签了劳动合同算应届生。择业期内签劳动合同还是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而应届毕业生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学生。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两年择业期是指在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找工作的时间,这段时间首次找工作享受毕业生待遇,因此交过社保就不算两年择业期了。因为择业期待遇是给应届毕业生的,但是缴纳社保就需要和单位有相应协议才能缴纳的社保,跟用人单位签订过劳动协议后就算落实工作单位了,所以在其他单位缴纳社保后就不算应届毕业生。

对于应届生来说,有很多政策性优惠,应届生主要指大学毕业生,应届毕业生是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在一些企业(校园招聘)及公务员考试中限招收应届毕业生,同时应届毕业生在另一方面意味着经验欠缺。毕业前需要工作的应届生,需手持《毕业生推荐表》、成绩单及三方协议寻找工作,毕业后取得报到证方可在就业所在地落户。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政策:

一、适用对象:

1、在广东省内就读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2、在广东省外就读的回粤就业广东省生源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3、出国(境)留学回粤就业的广东省户籍高校毕业生。

二、政策和待遇

1、择业期内的毕业生在广东省就业、升学方面享有与应届毕业生同等的待遇,执行应届毕业生就业、升学、劳动及人事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2、毕业生离校前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按照政策回生源地派遣,档案、党(团)组织关系迁回生源地;毕业生离校后在择业期内落实或变更就业去向的,可办理调整改派,按照应届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档案、党(团)组织关系迁移等手续。

3、毕业生就业后辞职(退)的,如仍在择业期限内,可选择继续参照应届毕业生,享受前述(一)、(二)项的相关待遇。

4、有关毕业生就业创业其它优惠扶持政策仍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十二条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