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物候现象-哪些物候特点记月

“月”的物候特点是:

1、 月的盈亏变化:月亮重新月到满月,再到下弦月、残月的变化,反应了月亮在天体运动中的周期性。

2、 明暗变化:随着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角度的不同,视察者看到的月光强度也会有所改变,这就是月亮的明暗变化。

3、 形状变化:由于地球的曲率和大气折射的影响,月亮在地面上的形状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即构成月牙形。

4、 高低变化:随着月亮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视察者所能看到的月亮的高度也会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的物候观念具体是什么!!要期末啦!!!大家帮帮忙吧!!!

中国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诗经·幽风·七月》,其后的《夏小正》、《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和《札记·月令》等,则已经按月记载全年的物候历了。而《逸周书·时训解》更把全年分为七十二候,记有每候五天的物候,成为更加完善的物候历,北魏时曾附属于历书。

在西汉,著名的农学著作《汜胜之书》有以物候为指标来确定耕种时期的记载,如“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至南末,浙江金华(婺州)人吕祖谦记载了南宋淳熙七年和八年(1180、1181)金华的物候,有腊梅、桃、李、梅、杏、紫荆、海棠、兰、竹、豆蓼、芙蓉、莲、菊、蜀葵和萱草等24种植物开花结果的日期,春莺初到和秋虫初鸣的时间,是世界上最早的实际观测的物候记录。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载的近2000种药物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植物物候资料,此书的第四十八、四十九两卷记述了候鸟布谷鸟和杜鹃的地域分布、鸣声、音节和出现时间等,是鸟类物候的翔实记载。

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颁发的《天历》,其中《萌芽月令》就是以物候指导农时的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