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章丘有哪些部队驻地-山东章丘有哪些部队
在山东省章丘市,有许多部队驻扎。其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旅、山东省军区某部等。这些部队在当地起到了重要的军事和安全保障作用。同时,章丘市也具有一支民兵队伍,他们积极参与地方的各类公益事业,为保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曼村的生平
李曼村(1917年~1996年)山东省章丘市普集街道万山村人, 1917年10月出生在一个朴实勤劳的农民家庭。
8岁时,入本村小学读书,后入私塾,1931年插班入区立高级小学。
1932年6月高小毕业后,他考入山东省立济南乡村师范学校。这所学校当时有中共地下党组织。共产党员赵健民、姚仲明、张振一等都在该校读书,并开展革命活动。李曼村入校后,积极参加这些进步活动,并阅读了一些进步的和革命的书籍。在济南乡师这个革命摇篮里,他受到老师的教诲,共产党员的影响和熏陶,逐步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恶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对社会主义的苏联和中国工农红军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开始仰慕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该校读书期间,李曼村参加了中共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并担任了学习小组长,积极参加演讲会、剧团等进步的群众活动,还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小弟弟篮球队”。他多次参加党组织召开的救亡工作秘密会议,进行扩大读书会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
1936年 冬,李曼村被派到牟平县任乡农学校教务主任。由于他对国民党的“乡村服务”那一套不满,在赴任途中跳车返回章丘老家。不久,他应本县天尊院小学校长的聘请,到该校当了一名教员。
1937年 “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同年11月,从天津沿津浦铁路南下的日本侵略军进抵黄河,威逼济南,国民党省主席韩复榘不战而逃,同年12月,日军占领济南。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李曼村和天尊院小学的教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主张随国民党军南撤,到大后方去;有人主张在家观望,权且做个良民。李曼村则明确提出,要组织抗日武装、上山打游击,誓死不当亡国奴。不几天,和李曼村志同道合的人,包括普集小学的教员宋怡翔,退伍军人方子成、张洪起,北京的大学生翟毓蔚(后叛变),在一起商量决定:
一、举行武装起义,抗日救亡;二、成立青年抗日救国会,为发动武装起义的领导核心;三、进行广泛的抗日宣传,联络同志,收集武器弹药,建立抗日武装。这次会后,大家分头开展工作,仅一个月就联络了几十位愿意参加抗日的同志,愿意出钱出枪资助的也不少。
1938年1月,李曼村和宋怡翔找到黑铁山起义成功后建立起来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的领导人马耀南、廖容标、姚仲明。姚仲明和李曼村是济南乡师的同学,姚仲明介绍了黑铁山起义的经过和当前的抗日形势。这次面谈使李曼村受到很大鼓舞,增强了抗日武装起义的勇气。
2月16日,李曼村等在长白山前的石峪寺举行起义,在两三天内,聚集370余人,步枪、土枪、短枪50余枝,一支人民抗日武装诞生了。部队暂定名为“章丘县人民抗日救国军”。经过领导骨干会议推选,李曼村为这支部队的司令员,宋怡翔为政治指导员。
“章丘县人民抗日救国军”成立后,一些地主豪坤和原国民党政府的官员极力反对。原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孟月楼、原国民党章丘县县长牛静斋等,他们软硬兼施,妄图把这支部队拉在自己手中。首先,由孟、牛出马,带着猪肉、食品到石峪寺对救国军进行“慰劳”,提出“人不离枪、枪不离乡”的口号,收买人心。李曼村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拒而不见,只安排宋怡翔出面应付,使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软的不行来硬的,孟月楼、牛静斋扬言要对救国军实行联防会剿。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李曼村、宋怡翔等研究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向孟月楼、牛静斋部队的老巢——十九郎庄实施突然袭击。一天拂晓,天阴沉沉地飘着雪花,李曼村带领部队向十九郎庄进发。急行十来里,天亮时包围了孟家大院,又包围了孟月楼固守的炮楼。狡猾的孟月楼凭借50多枝枪的实力进行顽抗,他派代表与救国军谈判,以拖延时间,一面派人到普集车站请求日军出兵救援。李曼村接到侦察员送来的普集车站100余日军已经出动,正向十九郎庄开来的情报后,果断命令部队停止战斗,迅速撤回石峪寺。部队经过这次战斗,得到了锻炼,进一步认清了投降派的汉奸嘴脸,坚定了抗日到底的决心。
1938年3月,经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负责人之一赵明新和王若杰介绍李曼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李曼村领导的“章丘县人民抗日救国军”正式改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二十一中队,他任中队长。从此,这支自发组织起来的民众抗日队伍,经过游击战争的锻炼和考验,正式纳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的行列。此时,当地反动地主武装集团为了压迫李曼村离开党而依附于他们,抢掠了他的家,逮捕了他的父亲,并派人来游说,进行阴谋活动。在许多同志的支持鼓舞下,李曼村战胜了敌人的阴谋诡计,进一步团结了部队。
1938年6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在邹平县城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二十一中队改编为第三支队特务营第三连,李曼村任连长。
9月,任特务营政治教导员,11月,特务营扩大为特务团,李曼村任特务团政治处主任。
1939年2月,李曼村升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部在清河、平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同年3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指使顽军秦启荣、王尚志部制造磨擦,“太河惨案”发生。李曼村奉命率特务团由清河流域南进至鲁中淄河流域,增援反磨擦战斗,转战淄博半年之久,给国民党顽固派以沉重打击。
9月,部队整编,特务团改编为第三支队基干第一营,李曼村任营政治教导员。
1940年1月至7月,他奉命带领两个连独立坚持战斗,在邹平、长山、高苑地区开辟清西抗日根据地。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宣传组织群众,扩大了部队,建立和巩固了根据地。同年8月,三支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李曼村任该旅第二团政治委员,并奉命坚持清西地区(邹平、长山、桓台、高苑、青城、齐东、章丘等县)的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了清西抗日根据地。
1942年2月,山东纵队第三旅的番号撤销,成立清河军区。李曼村改任清河军区清西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任清西地委书记,领导了这一地区频繁的反扫荡、反清剿、反蚕食斗争,参与组织指挥了这一时期许多重要战斗。
1941年至1942年,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他以革命者的胆略和勇气,不畏强敌,多谋善断,领导清西军民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和“蚕食”,为巩固和发展清西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1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后,李曼村继续担任清西地委书记、军分区政治委员。他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为加强根据地建设,扩大抗日武装,瓦解敌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45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在对日伪军大反攻中,李曼村率部肃清了在清西地区顽抗的日伪军,继又沿胶济线向西挺进,直抵济南东部。
8月,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八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迎来普天同庆胜利的日子。根据新形势的需要,渤海军区第三、五军分区合并为第三军分区,并以该分区基干部队组成山东警备第七旅,李曼村任警七旅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盼望国共继续合作,和平建国。可是,蒋介石背信弃义,调兵遣将,向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
1946年6月,蒋介石以进攻中原解放军为起点,全面发动内战。山东军民同仇敌忾,同蒋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李曼村率领第七旅和兄弟部队一起,发动了周(村)张(店)战役。当周村守敌弃城逃跑济南时,他带一个团实施战役追击,在章丘县张家林一带设伏、歼敌1200余人。次日,张店守敌又突围至张家林地区,李曼村指挥部队将其包围,又歼敌2000余人,受到前线司令部传令嘉奖。不久,为了加强主力部队,粉碎蒋军进攻,渤海军区奉命组建山东解放军第七师,李曼村任该师政治委员。之后,参与指挥部队进行了三打邹平城的战斗。同年11月,又参与指挥了齐东战斗,全歼守敌3000余人。齐东战斗结束后,渤海军区奉命组建山东解放军第十一师,李曼村改任该师政治委员。
1947年2月,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华野在莱芜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李仙洲集团,全歼敌人。李曼村率十一师参加了这一著名的战役。同年4月,山东各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统一整编,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正式组建,原十一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第二十九师,李曼村任该师政治委员。从此,他离开了渤海区,率部转战于华东、中原战场。先后参加了泰安战役、汶上战斗、梁山阻击战、沙土集战役、两次陇海破击战、菏(泽)考(城)战役、宛西战役、宛东战役、豫东战役。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是役,十纵二十九师编为西线集团,李曼村带领部队突破外围防线,占领商埠区,进而实施连续爆破,攻占内城,与兄弟部队一起完成了“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战斗任务。接着,二十九师又随华野主力挥师南下,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
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李曼村任该军八十三师政治委员。同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李曼村率师参加了渡江战役。
5月上旬,他升任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淞沪战役。
6月,二十八军奉命进军福建,李曼村率部追歼国民党残敌,参加了福州战役和平潭岛战斗。
10月,解放军发起金门岛战斗,李曼村和副军长萧锋在前线指挥。金门岛战斗后,他奉命率部到闽北地区剿匪,并兼任闽北剿匪指挥部总指挥,先后歼灭“闽浙赣游击司令部”等百余股土匪武装。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曼村所率部队,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电令嘉勉。
1950年9月,他任二十八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52年6月,李曼村调离二十八军到南京,组建华东军区第三政治干部学校,任校长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时年35岁。当时校址在原国民党中央党部,这里只有一部分旧房子,没有任何教学设施。面对这种状况,李曼村带领大家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校的抗大精神,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运筹谋划,圆满完成建校任务,于10月6日正式开学,而后,边教学、边建设、边总结、边完善,到1953年底,在校学员达1000多人。
1954年为适应全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文化的要求,总政治部决定将第三政治干部学校改建为政治师范学校,主要担负为全军培训政治理论教员的任务。同年11月,政治师范学校正式成立,李曼村继任校长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他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学,要求各级干部起表率作用,在李曼村的领导下,政治师范学校各项工作和建设都有新发展、新面貌。
1955年,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9月李曼村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同年11月,任第二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
1961年2月,李曼村调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主持日常工作,部长为刘志坚副主任兼)。
1964年10月,升任宣传部部长、总政党委委员。“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关押长达6年多之久,但他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74年6月获释,后经党组织审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并复任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1978年李曼村曾一度受到不符合实际的批评和不公平的对待,调离总政。
1979年7月,他调任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他以坚强的党性,服从组织决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地为党工作。
1983年5月,他被任命为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协助院长兼政委萧克负责学院政治工作和政治教学工作。
1985年9月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原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我军最高学府——国防大学,李曼村任国防大学副政治委员。
1988年李曼村离开了国防大学副政委的职位。他担任了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担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作为文教组成员,经常参加专题研究,深入基层考察,亲自动手写提案,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
1986年1月,李曼村被任命为全军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后又参加了多项有关党史、军史的编审工作。退居二线后,他每日仍要审阅大量的党史、军史文稿。
他多才多艺,或练书法,或赋诗,度过了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1996年8月25日14时10分,李曼村因病不幸逝世。
9月10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国家及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和李曼村生前战友、亲属及国防大军教职员工数百人,参加了李曼村遗体送别仪式。
新三国中的吴夫人即吴国太,扮演者是康群智,其生平分析如下:
1、个人经历:出生:山东章丘
1972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89207部队文工团。专业:舞蹈、音乐、大提琴
1978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2年:进山东省话剧院,演员
现任:山东省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2、所获奖项:
话剧《命运》获山东省第二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最佳女演员奖
话剧《布衣孔子》获山东省第三届艺术节表演二等奖。最佳女演员奖
话剧《天鹅之歌》获山东省第七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最佳女演员奖
话剧《青春禁忌游戏》获首届山东省小剧场节表演一等奖,最佳女演员奖
2007获中国国家话剧艺术研究会,中国话剧金狮奖,个人奖
3、影视作品:
《新三国演义》饰演:吴国太
《一个鬼子都不留》 饰演:七婶(合作:于震、马少骅、何伟)
《倾世皇妃》饰演:李慕仪 (合作:惠英红、林心如、戴春荣)
《闯关东》饰演:潘夫人等
4、2010年上映的新三国中康群智饰演吴国太,吴国太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不见于正史记载。在小说中,吴国太被描述为孙坚的次妻,孙坚正妻武烈皇后(小说中写作吴太夫人)的妹妹,孙朗、孙仁(孙尚香)的母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