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火星没有内部卫星-为什么火星没有内部
![为什么火星没有内部卫星-为什么火星没有内部](https://edu.h3e.cn/img/为什么火星没有内部卫星-为什么火星没有内部.png)
火星的内部份层结构与地球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缘由是它的构成进程和历史。以下是一些可能致使火星没有内部的缘由:
1、 外部撞击:在大约45亿年前,火星可能曾遭受过大量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这些撞击可能破坏了火星的内部份层结构,使其缺少足够的热量来引发地震活动。
2、 温度较低:与地球相比,火星的表面温度要低很多,这使得火星的大气层较薄,没法产生足够的压力来支持地壳。火星的大气层中也没有足够的水蒸气来构成地幔运动所需的热量。
3、 火星的自转速度慢:火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长,这意味着火星的地壳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一次完全的旋转。因此,火星的地壳旋转产生的应力较小,难以引发地震活动。
火星的内部份层结构多是由于其初期的历史事件、低温环境和缓慢的自转速度所致使的。虽然如此,火星依然可能存在一些内部活动,例如磁场的变化和火山喷发等,但是这些活动相对火星的整体大小来讲,是非常微弱的。
火星发现神秘洞口,难道火星人住在火星内部?
火星是很相似地球上的一颗星球,也是许多科学家们所计划的第二颗人类适合居住搬移的星球选择,但是目前来说火星的适宜生存条件还是很差,目前科学家们在火星发现神秘洞口,很多人猜想难道火星人住在火星内部,这其实根本就不可能。
首先火星上面虽然发现了河川的痕迹,但是科学调查发现这并不是河流的痕迹,简单地来说也就是这些并不是生物生存的河流,以前的话火星存在生命的推断也是不成立的,所以要说火星以前存在火星人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毕竟生物想要生存下去第一个条件就是需要有水,所以才有水是生命之源的说法,这里小编也要提醒一下各位朋友,平时可要珍惜水资源,不能随意浪费。
而目前的美国NASA的报道发现,在拍摄到的火星表面图片发现,竟然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陨石坑状洞口,根据科学还原大概有着直径35米,深度约为20米,确实按照推论来说很有可能是生命存在的地方;但是其实这样想是错误的,我们来想一想关于火星的观测,仪器还有火箭等可不少,之前从未发现过这样的事,也没有任何检测到生命存在的迹象,根本不可能说是这个发现的神秘洞口里面居住着火星人的说法。
如果这个火星发现的神秘洞口里面真的住着火星人,那它们肯定会出来活动啥的,但是这门多年过去,观察仪器却没有丝毫发现生命活动的痕迹,也没有丝毫信号,这根本就说不过去,所以说这些神秘洞口以前可能存在着生命,但是现在肯定是不可能存在着火星人的,不管是从生存条件还是科学仪器角度来说都不可能。
2020年是一个“火星大年”,人类一口气发射了三个探测器去火星进行探测,分别是我国的天问一号,美国的毅力号和阿联酋的希望号。
今年年初的时候,三个探测器陆续抵达火星,并且有两辆火星车顺利着陆,在火星表面展开 探索 ,并且传回了一系列火星表面的壮观图片。不过,就在我们还在体验火星表面环境的时候,科学家们已经逐渐看清火星的内部结构了。带领我们看清火星内部的,并不是上述三个探测器,而是另一个探测器——洞察号。
洞察号是美国宇航局在2018年5月发射的火星着陆器,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了解火星的内部结构。从着陆开始到现在,它测量了超过700次的火星地震,并利用其中35次的数据,帮助科学家绘制了一幅史无前例的火星地壳、火星幔以及火星核的地图,这也是人类 历史 上首次利用地震数据对其他行星进行内部结构的研究。
地震的确是地球上最恐怖的自然灾害之一,但是在没有人的星球上,地震是科学家研究天体结构的重要工具。当地表深处某个位置发生震动时,地震波就会开始向周围各个方向传播,并且在遇到不同的材料时产生不同的传播和反射效果。通过分析这些特征,科学家就可以推测出星球的内部有什么。
和地球不同的是,火星似乎比较平静。我们知道,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但火星上没有板块构造。虽然火星上有一些非常古老的火山区域,可是最近也没有新的火山活动。甚至在更深处,火星似乎也没有像地球这样以熔融状态滚动的内核,导致它连磁场都没有。因此,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火星上不会有地震。
不得不说,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发射洞察号,美国宇航局还真是有勇气。幸运的是,在2019年4月,它检测到了第一次来自于火星深处的震动——大胆的尝试没有白费,我们将可以通过地震来了解火星内部结构了!
随后,地震探测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超过700次火星震被记录,其中35个的强度足以帮助科学家进行分析了。这个比例看似低了点,但考虑到火星本就没有什么板块活动,再加上洞察号是孤军奋战,不像地球上都是利用多个监测站来获取数据,所以35次已经不少了。更何况,这已经足以让科学家来进行分析了。
德国科隆大学的Brigitte Knapmeyer-Endrun介绍洞察号的原理说:“地震学主要通过速度的对比来进行测量,在不同的物质中,地震波传播的速度有所不同。而且就像光一样,我们可以观测到类似于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最终,这些数据让科学家们一口气输出了三篇论文,分别介绍了火星地壳、火星幔和火星核三层结构,在《科学》杂志上向世人介绍了红色星球那隐藏在地表以下的神秘结构。
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火星地壳的结构和特点。研究人员指出:火星地壳的厚度大约在24-72公里之间,并且至少有两层结构。
他们还发现,火星地壳的最上层表现出了惊人的多孔性,尤其是洞察号着陆的区域,地壳薄得出奇。研究人员指出: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应该在于地壳中放射性元素含量比较高,超出了以往的想象。
第二篇论文,讨论的就是火星地幔了。洞察号的数据表明,这一层基本由单纯的岩石层构成,岩石圈的厚度达到了400-600公里。和火星地壳一样,火星幔中可能也含有比较多的放射性元素。
在最后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对火星核进行了介绍。他们指出:火星核比此前想象要大得多,达到了1830公里。要知道,火星半径也就是3390公里,这意味着火星核的半径超过了行星半径的一半,也比此前预测的要大了200公里左右。
另外,根据地震数据,研究人员发现火星核也是液态的。考虑到火星核比想象中更大,而其本身质量又是确定的,那就意味着核心的密度要更低一些。研究人员据此推测,或许是核心处的元素除了铁和镍这种比较重的金属之外,还有硫、氧、碳、氢等相对比较轻的非金属元素。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行星地震学家Simon Sthler说:“为了研究地核,科学家们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在阿波罗任务之后,对月核的测量也耗费了他们40年的时间。而洞察号仅仅花了2年的时间,就探测到了火星的核心。”
对于火星内部,尤其是核心处的探测,很大程度上帮助科学家们了解火星是如何失去它的磁场以及内核发电机的。正是因为失去了磁场,火星上的水蒸气等气体,最终从曾经最宜居的天体之一,变成了今天这个荒凉的世界。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研究地球磁场的运行机制,这对于我们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虽说人类目前还不能挖穿地球,但是我们不仅有手段去了解地球内部,甚至还研究了其他星球的内部。
不过,不论是这一次洞察号的研究,还是对地球内部的研究,我们仍然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有人说我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还不如对宇宙的了解多,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2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