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教育结果均等化的概念-什么叫教育结果均等
教育结果均等是指所有学生在受教育过程当中取得的成果都是一致的,不管他们来自何种背景、家庭条件如何。这类教育结果的同等性可以帮助确保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取得良好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质量。
教育公平问题与教育均等的区别
区别如下:
教育均等和教育公平,都是公民追求的两个方向。但教育均等是对公民受教育权的普遍教育思想,而教育公平体现的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教育均等,是指公民不分种族、民族、性别、职业、社会地位、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在受教育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对待,以及有平等的成就机会。
而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它要求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
教育均衡化主要是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的均衡。
1、机会均等。
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与条件。
2、过程平等。
每个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
3、结果均等。
每个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教育质量是平等的。
如何理解教育均衡
1、均衡不是平均
均衡就是要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要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够享受到质量大致相同的教育。
2、均衡不是一刀切
均衡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校办成同一个水平、同一个模式,而是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因此,均衡与特色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3、均衡不是限制发展
均衡并不是要把发展水平高的学校拉下来,而是鼓励发展快的学校能够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周边学校,帮助那些水平不高、暂时落后的学校,同时,暂时落后的地区也要自力更生,积极谋求发展,努力缩小与发展快的地区的差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2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