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缺什么专业的人才-广东缺什么专业的人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就业市场。

3.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地区差异和个人兴趣等因素,不同学生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最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以下是一些在广东省较缺少的专业: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利用,但在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该专业的需求量相对较小。

2、 金融学:虽然广东是全国的金融中心之一,但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却远低于其他热门专业,如工商管理、经济学等。

3、 艺术类专业:广东作为文化名城,对艺术类专业的需求可能其实不像一些传统工业城市那样强烈。例如,建筑设计、音乐表演等领域的需求可能会相对较小。

4、 医学相干专业:虽然广东有很多优良的医疗资源和发达的医药产业,但是医学相干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可能不如一些教育、工科等热门专业多。

5.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商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广东特别是非一线城市,相比于其他专业,市场需求可能并非特别大。

固然,以上内容只是一些基本的统计信息,每一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选择专业时,应当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计划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等多个因素进行斟酌。

大学生就业率最低9个专业?

经过近一个月对广州六所高校部分热门专业的走访调查,广州6所高校应届毕业生2012就业抽样调查报告今天正式发布了。

2012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超过42万人,虽然接受记者采访调查的大学生数量不多,但他们却是42万高校毕业生的缩影,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对今年大学毕业生真实的就业情况了解一二。

其实早在这份调查报告之前,已经有不少机构发布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众多数据,包括薪酬、专业、就业率等等,令人眼花缭乱。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数据?首先这些数据有一定的参考性,但也不可完全以此为依据来决定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

哲学类连续两年垫底工学类拔头筹

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也就是红牌专业,2012年中国大学生本科红牌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共9个专业。

这些原本很热门的专业为什么会成为红牌专业?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跟风扩招热门专业。大学通常根据以往各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招生,就业率很高的热门专业容易引起大部分学校跟风扩招,长此以往导致人才培养过剩,出现就业饱和的情况,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在毕业时自然变成了就业率越来越低的冷门专业。

而就广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说,以哲学为例,《2011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本专科)》中显示,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率仅为88.72%,连续两年不幸垫底。法学类就业率位居倒数第二,为88.83%,倒数第三是医学类。

工学类毕业生以95.84%的就业率,连续两年拔得就业率头筹。每年高招中不受学生待见的农学类成为香饽饽,就业率排第二位,为95.37%,比第三位的经济学类(95.28%)就业形势还要好。

对于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不幸垫底,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分析,这与哲学类毕业生人数较少相关。对工科类毕业生连续多年大热,他说,广东正处在产业升级换代的时期,工科类人才供不应求,工科类毕业生还会持续多年走俏。罗伟其认为,目前广东高校培养的工科人才还是太少,需要提高比例。不过,与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低形成反差的是,哲学类毕业生的薪酬却最高,达到3429元/月。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哲学类毕业生薪酬水平高是有原因的,一个是毕业生人数少,二是因为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的方向大多为研究单位、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等方面,薪酬会高于其他学科。

其实,没有绝对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专业更不应成为大学生就业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要正确处理好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关系。我们也请读者理性看待这份2012就业抽样调查报告,它只是一个参考,一个指引,毕竟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是不同的。

中文专业:就业面广想教书必须深造

事实上中文系应该说是就业面比较广的专业。什么都有涉及,但什么都不是自己的强项就是就业的最大问题。记者对广州几所高校中文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文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较低,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就业范围比较多元化。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去向有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单位、出版单位、广告公司、各级教学和科研机构单位,从事的岗位主要有记者、编辑、教师、秘书、文案、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如果对中文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日后从事这一领域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例如,去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或者在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任教。那么,选择读硕士乃至博士是十分必要的。

主人公:林同学

班级: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就业状况:年级140人左右,其中一半人找到了工作,以大型国企为主;十多个考上了公务员,约三分之一选择了继续深造。

主要就业方向:银行、报社、垄断国企等。

林同学觉得今年的就业形势非常好,她们班凡是找到工作的都是比较好的企业,比如银行、南航、供电局、烟草局、报社等。不过她也坦言,女生没有男生好找工作。她们班只有二十来个男生,除了考研、考公务员之外都去了很好的单位,而且用人单位抢着要,不过也许是因为受传统的影响,男生选择读中文系的并不多。林同学之前也拿到了银行的Offer,可她感觉学中文从事金融行业也许发展空间不大,金融知识欠缺,竞争优势不明显。于是,她选择了在某国企从事文字工作。

主人公:吴同学

班级:华农人文与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就业状况:大部分同学已经找到工作。

3个人读研、1人出国,少数人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对未来不确定。

主要就业方向:杂志社、网站等的编辑、文秘、助理、教学、文案。

吴同学现在在一家公司做总经理助理,她认为汉语言文学是比较传统的专业,但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很少会真正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大部分进入企业从事文案写作等工作。此专业在学习过程中会培养一种感性、细腻的品质,让毕业生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主人公:叶同学

班级: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就业状况:不少同学选择了教师行业,也有考上公务员的,还有继续读研的。

主要就业方向:公司文职人员、教育行业。

叶同学在今年上半年就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据他介绍,相较于其他专业,汉语言文学的就业情况还不错,因为一方面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行业多,另一方面同学们能力也不错。但有一点就是选择多了反而会影响就业的进程,而且有的同学一直坚持考公务员,到毕业时的就业率大概是85%。

主人公:钟同学

班级: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

就业状况:读研7人,出国3人,待业3人,找到工作31人。

主要就业方向:报纸、电视台、图书、杂志。

钟同学认为编辑出版学专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薪酬几乎没有增长。除非是比较有天分的人,能在这个行业与资深老员工竞争,不然就凭学生在学校学的这点儿知识,是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的。钟同学如今在《珠海特区报》工作,由于之前在该报社实习过,因为表现不错被报社留下,所以对找工作没有太大感受,找的第一家公司就要他了。不过他认为在报社实习的这段时间他比较用心,平时工作也比较积极,当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实习期间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他还指出,对于一些像化工、生物、机械类的行业出版物人才比较缺乏,建议师弟师妹可以多学学这些专业性的学科,以便将来能更好地就业。

主人公:唐同学

班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就业状况:班上35人中已经有23人找到了工作,有9人考研、考公务员或出国。

主要就业方向:在培训机构教外国人中文,进入外交部、文化部、在外资企业做文秘。

唐同学认为,因为近年来兴起中文热,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中文,所以对这一专业的毕业生需求较大,就业形势更加好了,薪酬也有一定上涨。但她觉得这一专业对学历要求比较高,而且出国学习的话可以得到很大提升,所以她准备去美国留学。

2016广东最缺人的工种有哪些 96个紧缺工种目录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尤其是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的今天,毕业往往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

但是当前社会中的机遇也非常多,各行各业也都愿意接纳大学生,因此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竞争与机遇共存的情况。

大学生竞争:

进入到大学校园,经常听到的就是各种扩招的消息,而且经常听到学长学姐抱怨大学生太多,找工作太难。

这是当今社会教育普及的一种表现,毕竟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自然就会开始努力进入大学,而大学门槛的降低,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进修。虽然大学生数量增加,但是大学的专业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往往会根据专业进行区分,从而降低行业竞争的压力。

大学不再是非常有优越性的光环,大学也需要奋斗努力,每年的大学校招就可以看到,公司和企业都会让学生提供成绩单,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更容易拿到工作机会。

大学生机遇:

虽然大学生数量增加,竞争压力增加,但大学生也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就业机会,每年工作岗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上升,但大学生虽然有机遇,是否能够把握机遇,依旧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我学院的学长,年年都拿学院奖学金,并且拥有各类大学生竞赛的证书,是学院里的“传奇人物”,由于拿到过全国性的大学生竞赛奖项,因此被很多公司看中,虽然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外省的设计公司预定。

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伴随着众多机遇,而大学就是培养个人能力的最佳平台。

能够在大学校园里取得优异的成绩,甚至作为学生就可以在大舞台上发光,自然就可以轻松进入社会!

96个工种缺人

其中46个工种有600元~3500元培训补贴

广州日报讯(记者何颖思)昨日,广州市人社局发布2016年广州职业(工种)培训市场需求目录(紧缺),共涉及焊工、冲压工、制图工等96个工种,有部

分工种还能享受培训补贴。各单位、培训机构可根据目录加大培训力度。据悉,这个目录是经过市场调研得出的,与入户不挂钩,但与入户挂钩的紧缺工种目录编制

将参考这个目录。

市人社局介绍,这个目录是在结合广州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各区人社部门、培训机构要根据目录指引,加大职业(工种)培训力度,以满足本市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记者看到,目录共涉及焊工、冲压工、制图工、茶艺师、调酒师等96个工种,其中有46个工种还有600元~3500元不等的培训补贴。据悉,目录中的培

训补贴金额为《广东省省级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行的补贴标准,广东省人社厅、广东省财政厅将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补贴目录和标准,

所以具体标准以广东省人社厅、广东省财政厅最新公布的目录为准。目录中未标明培训补贴标准的项目暂不享受培训补贴。

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目录是人社部门委托第三方调查公司,综合个人、人才市场、企业等的调查结果得出的。目录并不与入户挂钩,但会作为与入户挂钩的紧缺工种目录编制的参考资料。

制造业:一直是用工需求大户,比如数控铣工、冲压工、铸造工、涂装工、模具工、各种钳工等工种都出现在这个目录中。今

年上半年以来,广东省人社厅发布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企业用工监测情况显示,制造业是最缺工行业的第二位。此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二季度最

缺工行业,此次紧缺工种目录也包括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

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工种:金融业的蓬勃发展,让银行综合柜员、期货交易员也成了紧缺的工种之一。此外,网购的发展带动了快递业,让快递员也出现在这个目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