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是什么主义理论-程序教学是什么主义

“程序教学”是一种教育方法,它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计算机程序来掌握知识和技能。这类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实践和反复练习来学习,而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它的基本理念是,通过编写、测试和调试代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的概念和技术。

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考点(二)

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考点(二)

学习理论的典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者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当前很多教学方法都有向教学模式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文就基于教育心理学四大流派理论所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做简单梳理。

1.行为主义——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的鼻祖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解答了操作性行为如何形成,根据他的操作性规律,他提出了程序教学模式,其步骤是:

(1)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

(2)按照这些单元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

(3)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立即反馈,出示正确答案。

这种模式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设计,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适合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基本上是一种自学模式,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2.认知主义——发现学习模式

布鲁纳是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学习的目的是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教育应该是把知识转化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一般过程是:

①带着问题有意识地观察具体事实;

②提出假设;

③上升到概念;

④转化为活的能力。

3.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又称情景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景,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教师同样是情境中的事件探究者或问题解决者,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这里的情景是基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景,是与现实情景一致或类似的。由于这种教学是以真实情景或问题为基础的,故又称之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情景教学中的各种事件或问题是学生要完成的“真实性任务”,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的焦点。通过学生和教师对这些事件或问题的探究,教学内容及其进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这些事件或问题恰如一个个锚,把学生与教师的“思想之锚”固定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在对知识的纵深探究中不断建构每一个主体真正的意义。因此,也有人把这种教学形象地称为“抛锚式教学”。

4.人本主义——非指导教学模式

非指导教学模式是由人本主义代表人罗杰斯提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所谓“非指导”,是为了与其他理论提倡的“指导”相区别,“非指导”不是不指导,而是一种不明确的指导,即要有指导的艺术,促进学生的学习。罗杰斯主张用“学习的促进者”代替“教师”这个称谓。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制:需要大家重点掌握这是古代社会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考试中出现的诸如“出现时间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等题目其实都是在考察个别教学制,至于其优点及不足,大家理解即可,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因材施教,不足是不利于大面积快速培养人才;

2.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需要大家掌握内容是最多的,其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因此考试中偶尔会将班级授课制称为课堂教学,这一别称需要掌握,以内涵型单选备考;

(2)班级授课制的三个特点——“班、课、时”,考试中也经常以单选或多选形式出现;

(3)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及创立也经常以单选形式考察,需要大家掌握班级授课制最早萌芽于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而第一次系统论述是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4)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考试中偶尔会以简答或多选或判断等形式考察,需要重点掌握。如其优点包括有利于大面积快速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优势以及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等,大家主要按照简答和多选的形式备考,而其缺点如“不利于因材施教而不是不能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及“灵活性不够”等不仅会以多选或简答形式出现,甚至会考察判断题,需要大家注意判断题用语!

(5)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和特殊形式,其辅助形式包括现场教学和个别辅导,偶尔会以单选或多选形式出现,而其特殊形式——复式教学,需要重点掌握,首先复式教学的概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编在一个班里,教师进行轮流授课,需要大家按照单选题形式掌握,其次复式教学一般用于边远贫困地区、师资匮乏情况以及其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学习会互相干扰也需要大家理解有印象,考试中偶尔会作为选项出现!

3.分组教学,也叫分层教学,又包括外部分组和内容分组,考试中出题频率相对较低,大家重点掌握外部分组打破了传统的按年龄分班的形式就可以了,偶尔会以单选形式考察;

4.设计教学法(也叫单选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也多以内涵型单选形式考察,所以需要大家掌握设计教学法是废除了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老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而道尔顿制更强调老师不再系统讲教材而是指定阅读书目、布置作业,学生自学、自己做作业,上课解决疑难问题;

5.特朗普制多以单选形式出现,需要大家掌握其被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同时其特点——“大班上课、小组研究、个别教学”相结合,也需按照单选掌握!

注:以上内容在 师出教材 教育综合知识内容基础上有所拓展与延伸,大家应以教材作为基点,认真备考,夯实知识点,掌握答题技巧,决战2019教师招聘考试!

师出教育 ,起步于中国安徽,是国内知名的新任教师精细培养机构。师出教育从创立之初一直从事教师精细化辅导,包括教师招考笔试、面试,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到在职教师的优秀教案指导、展示课指导,教坛新星评选指导,职称评定指导等项目。师出拥有国内各省专业的师资库,储备了一大批优秀的一线教师、教研专家。在安徽等省的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成绩卓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新任教师。依托完善的培训体系、课程开发能力和责心,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考生学有所得,受到考生广泛好评和家长的信任。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产物。

行为主义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1954年,程序教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中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甚至令学生反感;

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次数太少且强化的时机不适宜;学习过程不是逐步递进达到学习目标,缺乏合理的学习过程。根据当时的教学现状,斯金纳认为,使用教学机器可以解决其中的许多问题,因而许多人开始对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感兴趣。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所谓程序教学,是指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

然后让学生按照知识项目的顺序逐步学习每一项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程序教学的原则:

1、小步子原则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每个学习任务都需被设置成若干分项目,这些项目要逐步呈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每个项目的学习,从而提高其积极性。

2、积极反应原则

学生每产生一个反应,都要巩固这个反应,并促使学生做出进一步的反应,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学习状态。所以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解答时间。

3、即时强化原则

游戏设置之所以能够抓住人的心理,是因为每一关通过后都有奖励,能够刺激孩子继续闯关。教学也需要即时强化,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要即时给予强化,并告知已完成这一步,可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4、自定步调原则

在一个课堂中,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能力往往不同,因此老师很难关注每一名学生,而这一原则强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速度进行学习。

5、低错误率原则

长久的错误和失败会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和学习主动性,低错误率却能够增强学生取得进步的信心。因此在设置题目时,老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并根据教学机器所记录的学生错误的统计,不断修改程序,使其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