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高校什么意思-地市 高校什么意思

"地市高校"是指位于一个特定城市的高等教育机构,通常包括大学、学院和研究所等。它们提供各种学位课程,如本科、硕士和博士,并在学术研究、教学和社区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地市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和与当地社区的紧密联系。
地市和高校是什么意思
地市指的是地级市,普通高等学校,简称普通高校。
地市指的是地级市。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是建制与地区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区管辖。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
普通高等学校,简称普通高校。高等学校泛指对公民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大学、学院、独立学院、高等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称,与大学词义相近。
中国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不包括高中,高等学校是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讲,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其中大学一般指综合型高等院校,专门学院包括了医科大学、戏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高职高专院校包括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
1、市属院校是指由地市级政府拨款筹建,并由同级教育部门管理的中高等学校,一般情况下多指初高中学校。
2、省属高校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
高校归市属还是省属不是以教育局为依据的,而是由高校划拨经费、拨款筹建的部门决定的:市属是由地市级政府拨款筹建,省属财政由各省等地方行政行政部门划拨经费。
市属高校和省属高校一般都由由地方上管理,投资建设主要也由地方出资建设,只是不是教育部直属管理建设的。
扩展资料
截止2019年2月27日,全国共有2500多所省属高校,其中包括大学、学院、高等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学校分校、独立学院、短期职业大学、成人高等院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等各类院校。
其中公办的有1900多所,民办的有500多所。此外还包括部分211院校、985院校等,分布在全国各地。
除了有市属高校、省属高校之外,还有部属院校。
部属院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直属管理一批高等学校,已基本覆盖入选国家教育战略“211工程”、“985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部省共建大学”的国家重点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属院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属高校(地方所属高等学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2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