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护碑帖呢-为什么要保护碑帖

碑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碑帖不但能够反应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采和人文精神。同时,碑帖还是研究古代文字学、历史学、艺术史等学科的重要资料,对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碑帖的保护和研究,使之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传承。

为什么书画都要装裱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书画也是这样,没有装裱的书画如果要悬挂起来,整体就不能更美观,特色也不能更鲜明。但是如果衣服做的不合身,不搭配,反而适得其反。所以书画装裱是一门很专业的工艺,并不像补鞋补衣服那么简单,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传统的行业。

另一方面,中国的书法和国画主要创作在生绢或宣纸上。其材料质地纤薄,易于破碎。从加固的实用需要出发,也需要对其装裱加固,以利于保存,便于观赏,历代许多珍贵的书法、绘画,乃至书籍、碑帖等,能够兴存到今天,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经过了装裱,由纸、绫、绢等材料,将其背面、四周加以保护的缘故。

除此之外,书画墨妙,经过装裱,方能神采焕发,跃然生动。不但锦上添花,还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效果。傅抱石先生曾在《裱画难》一文中说过:“作为一件艺术品,除了画面的艺术水平决定在画家而外,装裱是最重要的一关。”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分画七分裱”之说,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中亦能悟出装裱与书画之间的密切关系。总之,中国书画不经装裱,不能算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