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考试有什么岗位吗-社区考试有什么岗位

社区考试是面向特定社区居民组织的考核,一般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技能、法律知识等。具体岗位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例如,在一些社区中,可能会有清洁工、保安、园艺师等岗位。

社区工作者报考条件有哪些

社会工作者考试简介

社会工作者指的是在社会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青少年服务、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公务员系统、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等都会设置相关的工作岗位。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是2008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一种针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能力甄别的级别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由国家认定的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该考试由国家人事部、民政部共同实施。

社会工作者考试级别

1、助理社会工作师

英文名称为:Junior Social Worker,是初入社工行业的社会工作者拥有专业技能的一种证明,也是其专业水平的一种标志。考试周期为一年,一年通过两门科目,方可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

2、社会工作师

英文名称为:Social Worker,是拥有多年社工经验,其专业技能和职业水平更加成熟的一种标志,考试滚动周期为两年,两年通过三门考试科目,方可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

3、高级社会工作师

英文名称为:Senior Social Worker,高级社会工作师实行考评结合的方式,考试原则上一年考一次,设《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科目。

社会工作者报名时间及条件

202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报名4月开始,各地区时间不一,请以考务文件公布时间为准。社会工作者考试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各地区考生根据当地公布的考务文件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中国人事网进行报名。

报考社会工作者考试,需符合以下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符合助理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1、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

(4)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5)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2、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 4 年;

(3)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3年;

(4)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

(5)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6)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 2 年。

3、高级社会工作师报名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热爱社会工作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

(三)在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资格后,从事社会工作满5年,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一般是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营利性的服务岗位。

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各级政府投资开发的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安、保洁、保绿、停车看管等。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岗位,以及适宜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其他公益性岗位。

公益岗考试不是某个省或地市统一出题,所以同一地市的不同单位招聘,考试科目也不统一。公益性岗位的考试形式和科目,需要查看具体的公告内容。 有些岗位的考试是笔试+面试的形式;有些岗位的考试是只有面试;还有一些岗位是没有考试,只需要通过资格审核,就能上岗。 笔试的常考科目一般是公共基础知识或行政能力测试(简称“公基”“行测”),某些地方还会有申论的内容。 面试的考核形式一般都是以结构化为主,还有一些是以谈话形式为主的半结构化形式。

扩展资料

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资由岗位工资和岗位补贴两项组成,岗位工资和岗位补贴合计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岗位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额度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30%; 岗位补贴由当地就业部门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按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拨付。由就业专项资金给予的岗位补贴应在用人单位所承担的岗位工资落实到位后给予拨付。

用人单位应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由就业专项资金给予全额补贴。补贴不包括就业人员个人应缴纳的部分,以及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其他保险费。按照规定,有些省份不包括住房公积金。具体的情况小伙伴们可以仔细阅读公告的内容即可得知。

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补贴资金申请拨付办法:

1、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由财政开支的社会团体和公益事业单位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各用人单位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由市人力资源市场负责组织安排。

2、公益性岗位的申报与安排。由用人单位向人事劳动部门申报,人事劳动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后,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安排专场会,组织就业困难人员报名、培训、体检、考试,对合格的人员安排到用人单位。

3、公益性岗位补贴的审批与管理。人事劳动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审核认定后,出具拨付单位及其人员花名册,用人单位直接到财政部门申请,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向用人单位拨付岗位补贴。用人单位要建立专门的发放台帐,以现金或者工资卡形式直接发放到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手中,以现金形式发放的,需由本人在工资发放表上签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公益性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