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分类要依据什么分类-申论分类要依据什么

申论的分类主要根据是题目的类型,和材料所触及的主题和问题。申论题目通常分为论述类、对策类、评论类等几大种别,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答题方式。

例如,论述类题目需要考生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对策类题目则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具体措施或政策建议;评论类题目则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个事件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因此,在准备申论考试时,考生需要熟习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要求,并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温习。同时,也需要关注社会热门问题,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

申论概括题分类方法 申论概括题分类方法介绍

1、内外因分类法(内在、外在)。事物本身或者自身所拥有的特有属性就是内在层面,事物本身以外的其它特有属性就是外在方面。例如国考真题: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这道题的分类标准就可以按照国内环境以及国外环境两方面来进行分类。

2、主客观分类法(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根据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志力来看,一般情况下通过人为的条件能够改变客观事实的我们一般定义为主观层面,反之就是客观层面。比如山东省考真题:结合“给定资料2”和“给定资料4”,概括国内部分旅游景区“门票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原因。(15分)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这道题的分类标准就可以按照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来进行分类。

3、维度分类法。第一、思想教育层面;第二、政策制度层面;第三、法律法规层面;第四、资金投入层面;第五、技术投入层面;第六、舆论监督层面;第七、监管执行层面。那么我们在作答此类题目尤其是概括对策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此类标准进行分类。比如山东省考真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4”,整理归纳座谈会代表们反映的主要问题,供相关部门参阅。(15分)要求:准确、全面、简洁,不超过200字。这道题我们就大体根据材料的内容分为:管理主体层面、法律层面、投入层面、思想意识层面等等。

4、主体分类法。比如国家层面、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企业、媒体、学校、家庭、个人层面等。例如国考真题:请根据“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概括和归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这道题其实分类就可以按照主体分类:可以分为民办学校层面、公办学校层面、以及政府层面等等。

5、根据题干的暗示来分类。即从题干给定的信息中找到命题人的要求或者暗示来进行分类。比如山东真题:某市准备设立面向“80后”“90后”年轻人的心理减压辅导热线,以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或困惑,请你结合“给定材料1-4”,指出该心理热线应该着重关注哪些压力或困惑。(15分)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这道题根据题干的暗示,就需要分成生活压力、生活困惑、工作压力、工作困惑等层面。

6、依据材料逻辑来进行分类。即从材料提炼关键词,然后把关键词前置作为分类标准。例如国考真题:根据“给定资料2”,请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赵家村发生的变化。(15分)要求:分条归纳概括;表述准确完整;字数不超过200字。这道题的分类标准就可以按照材料中自己总结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比如按照思想观念方面、文化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分类即可。

为什么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分为A B类,怎样区分的

申论打分分类标准如下:

1、分论点。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包含或者杂糅,是否重复。从纵向思维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学员在写文章中往往直接切入解决环境也就是提对策。那么就缺乏了问题提出,特别是分析的环节。所以应对问题本身有一个深刻的剖析然后分析原因影响,最后以对策结束当然也可以再加一个结尾段作为升华。

2、立意。文章的立意就如同在大海中行进的方向,方向出现了偏差可谓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大作文的立意一定要结合材料和题目两方面来确定,不然就会造成偏题或者跑题的影响。例如:2016年国考省部级,作文题目是以围绕“不学礼,无以立”为中心议题写一篇议论文。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申论分类的依据是根据职位来的。一般省级以上单位的职位要求较高,选拔人的综合水平要更高,因此才用申论A更能全面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对于市级单位和综合管理类的职位要求较低,也不需要非常高的理论水平,因此考申论B。两者考察的重点不一样。若仍有疑问,欢迎到"中政行测"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企业平台进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