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雪写了什么风俗故事-除夜雪写了什么风俗
《除夜雪》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代表作之一,该诗描述的是春节前夕大雪纷飞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首诗中,高适没有具体写到除夜的风俗,而是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出了一种浓厚的节日气氛。因此,《除夜雪》并没有明确写出具体的风俗,但通过诗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感遭到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热烈氛围和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贺。
除夜雪描写的是哪个节日场景
除夜雪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除夕看到的景象,这首诗和元日都描写了春节的习俗。
除夜雪
陆游 〔宋代〕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译文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注释
嘉:好。
瑞:指瑞雪。
天教:天赐。
岁除:即除夕。
元日
王安石 〔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28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