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文职是什么工作?待遇怎么样-军队文职是什么工作

军队文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气力中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技术等工作,具有现役军官身份的人员。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指挥军队文职干部和职工,协助领导做好管理工作,参与编制计划、审核文稿、检查催促等项工作。

部队文职主要是什么工作

部队文职主要承担的是部队中非直接参与战斗任务的各类管理和服务工作。

一、行政管理工作

部队文职人员负责部队内部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和执行各类规章制度,管理部队日常事务,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确保部队内部的正常运转。

二、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是部队的生命线,部队文职人员在后勤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负责部队物资、装备、饮食、住宿等各个方面的保障工作,确保部队官兵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完成训练和执行任务。

三、科研与教学工作

部队文职人员还涉及科研与教学工作,包括参与部队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以及担任军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学任务。他们为部队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医疗卫生工作

在医疗领域,部队文职人员承担着医疗卫生工作的职责,包括参与官兵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伤病救治、康复训练等工作,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

部队文职主要承担的是部队中非直接参与战斗任务的各类管理和服务工作,涉及行政、后勤、科研、教学、医疗等多个领域。他们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是部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第五十五条规定:

国家保障军人履行职责的权利,军队保障军人享有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地位和待遇。国家实行军人保险制度,保障军人享受国家规定的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六条规定:

现役军人和预备役人员,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公民的义务,同时享有公民的权利;由于服兵役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除本法的规定外,另由军事条令规定。

军队文职是有编制的,从事管理工作(管人)和专业技术工作(干事》,文职人员是不需要服役的,签合同后就是正式下作,属于非现役人员,非直接参与作战,如果发生战争会作为后勤人员。

2.合同制一般3年。

军队文职人员,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 ”,指在军民通用、非直接参与作战,且社会化保障不宜承担的军队编制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非现役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简单来讲,军队文职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是军队人员、是党的干部。

军队人员构成的基本类别包括文职人员与军官、士官、义务兵,军队文职人员虽然没有军籍,是非现役人员,但是却有军队编制,同样享受军人优先的待遇。

岗位方面来讲的话,可以分为两大类:行政类岗位和专业技术类岗位。行政类岗位包含有三种:

1. 参谋:属于参谋部门内的岗位(以前叫司令部门),是和作战直接相关的。

2.干事:主要是在政治机关内部设置,负责组织、党建、宣传、干部、保卫、秘书等工作。比如秘书类更多是负责与群联相关或者军民融合等政治方面内容。

3.助理员:主要是后勤与装备部门工作人员的叫法,负责后勤保障、服装发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