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丝和染丝是什么意思-素丝和染丝是什么

素丝和染丝是中国古代丝绸生产的重要组成部份,素丝指的是未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天然纤维,而染丝则是将素丝进行染色的进程。在中国古代,素丝和染丝通常被用来制作高级衣饰和工艺品,由于它们具有独特的色彩和质地。

素丝说是谁提出的

素丝说是墨子提出来的。

中国古代教育家论述教育作用时都离不开谈人性,墨子的贡献则在提出了“素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影响下的改变和形成。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在他看来,首先,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的,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其次,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色的颜丝,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早就什么样的人。因此,不同的人性全是因为后天不同的环境与教育造成的,而非先天有善恶之分、智愚差别,所以人人都应该学习和接受教育。

作用

这一思想较之孔丘的人性论在社会意义方面显得进步了,因为它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

既然教育对所有的人都有用,那么教育的作用到底发挥在哪呢?墨翟的社会政治理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因此,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子的思想主张是:

1、兼爱非攻;

2、天志明鬼;

3、尚同尚贤;

4、节用节葬;

5、非乐;

6、非命。

墨子的“非攻”与爱民,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

扩展资料

墨子的管理思想也非常丰富。挖掘墨子的管理思想对于弘扬东方管理文化、对于促进当今管理科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对于当今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亦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以素丝和染丝为喻,形象地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的重要性。所以,他强调“染不可不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