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之后要做什么准备-政审之后要做什么

政审是指对公务员或其他公职人员的审查,主要是考察其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在政审通过后,一般需要依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后续的工作:

1、 取得录用通知:政审通过后,一般来讲会取得录用通知,通知中会明确告知入职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2、 办理入职手续:收到录用通知后,就需要依照通知要求到指定的地方办理入职手续,主要包括签订劳动合同、提交个人才料、参加岗前培训等。

3、 完成试用期:正式入职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员工需要依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并接受上级的考核。

4、 延续学习和提升:在试用期结束后,如果符合公司的要求,就能够转正成为正式员工。此时,员工还需要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求。

政审通过只是入职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依照公司的规定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和学习,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公职人员。

政审材料交了之后还有什么事情

法律分析:等通知。进入录用程序。分别是报批,公示,审批。然后就是录用了,录用后成为试用期人员,转正后正式成为公务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十三条 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第二十四条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第二十六条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当兵政审完了还有什么

公务员政审后还有集中公示。政审通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关卡就是集中公示(会在考试招录网站和考生拟录用单位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天,公示期间会有专门的举报电话和举报渠道接受外界对考生的举报。若公示期内没有对考生的举报,公示通过。若公示期间有收到对考生的举报,考察组会查清举报事实,如果举报属实且反映的内容属于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则不予录用。如果举报属实但反映的内容不痛不痒,不影响考生录用。只有公示期结束,发布了录用文件,才算是真正上岸了。当然了,上岸后还会有一年试用期。转正后也要随时接受单位和纪委的监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十三条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第二十四条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第二十六条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八条 录用公务员,应当发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应当载明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报考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以及其他报考须知事项。

招录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便利公民报考。

第二十九条 招录机关根据报考资格条件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报考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

第三十条 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等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分别设置。

第三十一条 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

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

第三十二条 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当兵政审后还需要体检,因为入伍之前一般需要进行两次体检,甚至在入伍之后还会进行体检,这是为了保证进入军人队伍的人员都符合身体等各方面的要求。

入伍流程

1、兵役登记,适龄青年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兵役登记站进行兵役登记,本人没法在规定的时间亲自前往登记,可委托他人进行登记。

2、确定预征对象,乡镇、街道或企事业单位想县征兵办推荐适龄青年为预征对象,由县征兵办进行审核。

3、预征对象的管理,由乡镇、街道和县人民武装部对预征对象进行管理教育。

4、确定应征青年(报名),由乡镇街道和县征兵办从预征对象中确定应征人员,称为应征青年。

5、初检、初审,由乡镇、街道武装部对应征青年进行身体初检、政治初审,并将初检、初审的结果上报县征兵办。

6、体格检查,由县征兵办统一组织应征青年进行体格检查。

7、政治审查,由县征兵办组织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政审。

8、审批定兵,由县征兵办根据体检政审双合格人员情况,择优定兵。

9、发放服装,在新兵起运前2—3天发放服装。

10、交接新兵,由县征兵办在新兵起运之前1天集中与接兵部队进行交接。

11、新兵起运,根据铁路运输计划,在规定的时间起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五条

·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安排在当年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的安排,负责组织本单位和本行政区域的适龄男性公民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初次兵役登记可以采取网络登记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到兵役登记站(点)现场登记。进行兵役登记,应当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经过初次兵役登记的未服现役的公民,符合预备役条件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预备役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