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什么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马原   什么是物质

马原的《甚么是物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物资问题的观点,主要触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物资的本质:物资是一种存在形态,它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被主观意志所改变。

2、 物资的存在情势:物资存在有多种情势,如物资的实体、物资的属性等。

3、 物资和意识的关系:物资和意知趣互作用,但物资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也不能脱离物资而独立存在。

4、 物资和精神的关系:物资是基础,精神是物资的高级表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的整体。

《甚么是物资》是一本关于物资哲学的重要著作,它对我们理解和研究物资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指的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即物质概念是理性认识,它是从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唯物论是马原当中乃至整个考研政治的重头戏,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内容极为抽象,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对整个客观世界的本质所作的最高抽象,因此唯物论是整个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的理论基础。

虽然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具有不少科学知识,但除学习哲学专业同学之外,大多数同学对唯物论的思维方式并不是适应的,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唯物论呢,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安晓波老师认为,首当其中要理解好什么是“物质”。

(1)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注释: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了这个范围其对立就变成相对的了。

(2)对于定义的理解,物质定义中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世界上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物质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时,物质也具有“可知”的特性即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这里需要注意“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间的区别:

①“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既可以指物质具体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间的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方法论意义 马原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个物质定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列宁的物质定义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为人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做了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所有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