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置土方什么意思啊-堆置土方什么意思

“堆置土方”是指在某一特定地点,通过挖、铲等方式将土壤和岩石等材料从原地移至其他地方,从而构成一定高度的土堆。这个进程通经常使用于工程建筑、填海造陆等项目中,也能够用于保护环境、修复土壤等目的。堆置土方可以依照一定的规格和要求进行,例如堆高、形状、宽度、长度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堆置土方时,必须遵照相干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基坑井坑地槽边缘堆置土方或其他材料有什么要求
基坑周边1米范围内严禁堆放材料。《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规定建筑基坑周边1米内严禁堆土、堆放物料。根据规定,为防止坑壁滑坡,根据土质情况及坑(槽)深度,在坑顶两边一定距离(一般为1.0m)内不得堆放弃土。
易发生滑坡塌方。土方基础边坡堆积土,基坑边堆载会造成土体剪切应力加大,极易发生滑坡塌方,遇到雨雪天气更危险。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及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相应载具及机械,一般应距离基坑上部边缘两米以上,且堆置高度不超过一点五米。另软土地区不能在基坑边堆置弃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3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