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是什么编制-事业编人是什么

事业编人指的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中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事业编人的工作内容通常触及到政策研究、项目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他们在工作中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事业编人享有相应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和社会保险,并且可以在相应的岗位上提升和调动。他们也承当着推动社会进步、保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和义务。

事业编人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他们的工作对增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公众福祉具有重要的作用。

事业编是什么意思是公务员么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不是公务员!

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事业编制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一般实施的单位是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事业编制算公职人员。使用事业编制的人员中,也有一部分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称为参公人员。这主要是一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被省级公务员管理机构审批为参公管理,今后也将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变属性。还有一部分是群团组织,比如大家熟知的工会、妇联、团委等,还将继续保留参公属性。参公人员和公务员除了使用的编制不同,岗位不同,其他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工资标准、级别等都一样,也可以相互自由流动。

事业编制对国家的作用如下:

1.首先事业编制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事业编制分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2.然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3.最后说一下公务人员应该是更大的一个概念,指执行公务的人员。实际工作,许多人不是公务员,但他在执行公务,如受托执法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安局的协警,还有临时受聘参与公务活动的,这些职位的普遍特点是:享有编制,有很好的福利体系,社会地位较高,工作稳定有保障等。

公职人员的概念非常宽泛,平时我们接触到的所有体制内正式岗位工作的人员,全部都是属于公职人员,不管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国企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十五条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