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沽之心的成语有哪些-什么沽之心的成语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这是一句中国古语,意思是用自己的心去推测他人的想法和行动。这个成语告诫我们不能轻易地揣测他人的内心想法,而应当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
沽名钓誉造句
沽名钓誉
[ gū míng diào yù ]
基本解释
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以谋 取好的名声和荣誉。
详细解释
1. 解释: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2. 出自:《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3. 示例:我只道你只不过是~,却不道长他的志气,灭我的威风。 ◎明·张凤翼《灌园记·齐王拒谏》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造句
1、许多公众人物把热心公益,当成沽名钓誉的终南捷径。
2、成功之道无近途,唯尽心做事,而不可稍存沽名钓誉之心。
3、这个自称哲学家的人名不见经传,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罢了!
4、这个人一直不肯踏踏实实工作,而靠投机钻营沽名钓誉,所以人们都很讨厌他。
5、许多所谓慈善家的行为,只不过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是动了恻隐之心。
6、这个人正事不干,专会沽名钓誉。
7、有一种人,不干实事,专会沽名钓誉。
8、我两次放弃服事就为了某些沽名钓誉的人。
9、这社会多的是沽名钓誉之徒,鲜有为善不欲人知的君子。
10、成功之路无它,唯全力投入工作,不存沽名钓誉之心。
11、他这种沽名钓誉之徒,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12、我不屑做这种沽名钓誉的事,这不是君子所当为。
13、沽名钓誉,眩世炫俗,君子观之,皆所不取。
14、成功之道无他,惟悉力从事你的工作,而不存沽名钓誉之心。
15、这种假善人专喜施予小惠,做些沽名钓誉的事,笼络人心。
16、纸包不了火,他这种沽名钓誉的人,终究还是会原形毕露的。
17、他做了一点善事就到处张扬,让人觉得他是利用为善来沽名钓誉。
18、我总认为世界上,沽名钓誉的人固然不少,而默默行善的人必然更多。
19、传统的儒家思想也认为,捐钱要不留名,以免有沽名钓誉之嫌。
20、他可是用真心来参与慈善工作,和那些沽名钓誉之徒截然有别。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欺世盗名 热中名利 沽名吊誉 好大喜功 盗名窃誉 沽名干誉 钓名欺世
反义词
实至名归 名不虚传 自命清高 与世无争
恻隐的成语有:探幽索隐,恻隐之心,隐隐绰绰。
恻隐的成语有:恻隐之心,探幽索隐,隐隐绰绰:
2、拼音是、cèyǐn:
3、注音是、ㄘㄜ_一ㄣˇ:
4、结构是、恻(左中右结构)隐(左右结构)。
恻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恻隐cèyǐn。
(1)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
二、引证解释
⒈同情,怜悯。引《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_隐之心。”唐储光羲《田家即事》诗:“我心多_隐,顾此两伤悲。”《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既放其生而又追戮之,是心无_隐也。”朱自清《论吃饭》:“给他们饭吃,固然也有一二成出于慈善心,就是恻隐心,但是八九成是怕他们,怕他们铤而走险。”⒉悲痛。引《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外彷徨而游览兮,内_隐而含哀。”王逸注:“心常_隐含悲而念君也。”
三、国语词典
见人遭遇不幸,而生不忍、同情之心。
四、网络解释
恻隐恻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èyǐn,意思是指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心中不忍。该词语在《孟子·公孙丑上》和《田家即事》等文献均有记载。
关于恻隐的近义词
同情怜悯
关于恻隐的反义词
冷酷冷淡
关于恻隐的诗词
《伏蒙提举秘书郎中以留题县驿新篇封示恻隐惠》《玩丹砂·今日常行恻隐心》《漂母堂·恻隐殊无一念仁》
关于恻隐的诗句
似为伤恻隐我心多恻隐感人恻隐真
关于恻隐的词语
慈祥恺恻隐迹埋名隐忍不言探幽索隐匿迹隐形悱恻缠绵鸿隐凤伏恻隐之心恻怛之心缠绵悱恻
关于恻隐的造句
1、倒不是我比别人残忍,而是我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恻隐之心。
2、许多所谓慈善家的行为,只不过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是动了恻隐之心。
3、他做得太绝了,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
4、所以,不诚信因果、毫无恻隐之心、恣意造杀生之罪业的人们必然要感受这样的异熟果,这是我莲花生的忠告。
5、看到老人一天到晚形影相吊的样子,她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准备为他找个老伴。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恻隐的详细信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3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