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思潮有哪些特点-现代教育思潮有哪些

现代教育思潮是指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教育的理解、理念和实践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创新性的表现。以下是一些现代教育思潮:

1、 活动主义教育:强调通过参与实际活动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2、 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通过解决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而非传统的讲授方式。

3、 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而非简单的传授知识。

4、 知识建构主义:强调学生需要自己构建知识,而非被动接受知识。

5. 生本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6、 社会情感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社会情感,包括同理心、尊重他人等。

7、 数字化教育: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来改变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8、 个性化教育: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9、 全球化教育:关注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的议题,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这些现代教育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和研究,它们试图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以更符合时期发展需求的方式来培养学生。

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的区别

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的区别:代表人物、理论基础、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

1、代表人物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代表:赫钦斯等;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巴格莱等。

2、理论基础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以特定的哲学为理论基础,从古典实在主义哲学角度出发,批判实用主义教育,阐述基本观点。永恒主义带有较强的哲学色彩,站在哲学的高度提出一些关于教育的观点。要素主义教育思潮无明显的哲学基础。

3、教育内容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重视教育内容的永恒性,强调用永恒性知识,特别是古典名著的力量促进人的理性发展。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在教育内容上强调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主张通过语文、数学、自然科学(并称为“新三艺”)等基础学科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训练学生的智慧。

4、教师与学生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强调教师的威严和温情的和谐统一,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重视学生理智的训练。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同样重视教师的作用,但是更强调教师的权威,明确提出“教师放在教育体系的中心”,程度相对更深。

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的内容:

要素主义亦称“精粹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格莱、德米阿什克维奇、莫里森、布里格斯、康德尔和芬尼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要素主义日渐盛行。

永恒主义者相信应该教那些被认为对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具有永恒重要性的内容。他们相信最重要的主题是人的发展。由于事实的细节经常变化,所以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一个人应该学习原理,而不是事实。因为人是人,一个人应该首先学习关于人,而不是机器或技术。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