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 要以什么为重点推进-推动 要以什么为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资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繁华强大;没有优化的产业结构,就不可能使国家既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又有较好的经济结构。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依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构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考核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动实体经济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构成绿色发展方式,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震慑,构筑拒腐防变堤坝,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抗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什么建设为重点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信息来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1、在发达国家主导的既有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我国总体上仍处于科技含量与增加值较低的环节,真正成为全球性企业的本土跨国企业数量还比较少。
2,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在基础设施、电力、工程装备、电信等行业积累了强大的产能、技术与经验。当前,随着欧美发达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全球价值链正在经历重大调整。
3、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中国企业可更好利用全球资源,进一步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扩展资料
“一带一路”内涵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不断拓展合作区域与领域,尝试与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使之得以丰富、发展与完善,但其初衷与原则却始终如一。这是认知与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点与关键。
一、“一带一路”是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而非排他性、封闭性的中国“小圈子”。
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中国认为,只有开放才能发现机遇、抓住用好机遇、主动创造机遇,才能实现国家的奋斗目标。“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
2.正是基于这种认知与愿景,“一带一路”以开放为导向,冀望通过加强交通、能源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以此来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3.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是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合作性倡议。可以说,“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区域性经济倡议的一个突出特点。
二、“一带一路”是务实合作平台,而非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
1.“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成为人类共有的历史财富,“一带一路”就是秉承这一精神与原则提出的现时代重要倡议。通过加强相关国家间的全方位多层面交流合作,充分发掘与发挥各国的发展潜力与比较优势,彼此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区域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在这一机制中,各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因此,“一带一路”从一开始就具有平等性、和平性特征。平等是中国所坚持的重要国际准则,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基础。只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合作才能是持久的合作,也才会是互利的合作。“一带一路”平等包容的合作特征为其推进减轻了阻力,提升了共建效率,有助于国际合作真正“落地生根”。
3.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和地区环境,和平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本质属性,也是保障其顺利推进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些就决定了“一带一路”不应该也不可能沦为大国政治较量的工具,更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
参考资料:
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这是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扩展资料
对外开放战略举措: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加强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主体框架,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拓展金融合作空间,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建立多层次的人文合作机制,推动人文领域合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上率先取得突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3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