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经过什么岩层形成-隧道经过什么岩层

这句话仿佛缺少了一些背景信息,比如你在问甚么隧道、它在哪里、有甚么特别的地方等等。如果您能提供更多信息,我将很乐意帮助您找到答案。
隧道施工时,易产生瓦斯的地层有( )。A.可溶性岩层B.油页岩C.流沙地层
BDE
本题考点是易产生瓦斯的地层。当隧道穿过煤层、油页岩或含沥青等岩层,或从其附近通过而围岩破碎、节理发育时,可能会遇到瓦斯。可溶性岩层主要是形成溶洞,选项A错误。流沙地层可引起围岩失稳坍塌,选项C错误。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D、E”。
八达岭隧道是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单线越岭铁路隧道。位于北京市延庆县,京包铁路北京至张家口段( 原京张铁路)的青龙桥车站附近,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4座隧道之一。
1907~1908 年,由土木工程师詹天佑亲自规划督造。隧道从长城之下穿越燕山山脉八达岭,进口端隧道外线路坡度为32.3468511‰,隧道内线路最大坡度为21.57‰。隧道穿过的岩层主要是较坚硬的片麻岩,另外还有部分角闪岩、页岩和砂岩等,风化呈破碎和泥质状态。为增加工作面,在隧道中部开凿了一座深约25.587m的竖井,井上建有通风楼,供行车时排烟和通风用。隧道衬砌的拱圈采用预制混凝土砖砌筑,边墙用混凝土就地灌注,隧道底部用厚99.87mm的石灰三合土铺筑而制成。隧道全长1091.2米。这座隧道曾经数次遭受过战争破坏。
1968年曾对它进行过大修改。至今保存完好。
简介
八达岭隧道是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单线越岭铁路隧道。
1907~1908 年,由土木工程师詹天佑亲自规划督造。隧道从长城之下穿越燕山山脉八达岭,进口端隧道外线路坡度为32.3‰,隧道内线路最大坡度为21.5‰。隧道穿过的岩层主要是较坚硬的片麻岩,另外还有部分角闪岩、页岩和砂岩等,风化呈破碎和泥质状态。
开凿
为增加工作面,在隧道中部开凿了一座深约25.587m的竖井,井上建有通风楼,供行车时排烟和通风用。隧道衬砌的拱圈采用预制混凝土砖砌筑,边墙用混凝土就地灌注,隧道底部用厚99.87mm的石灰三合土铺筑而制成。隧道全长1091.2米。这座隧道曾经数次遭受过战争破坏。
1968年曾对它进行过大修改造,至今保存完好。
八达岭隧道采用了“竖井开凿法”,有2条队伍同时从两端凿进,1条队伍从山的中间凿下去,凿到一定位置后,再分成2小队分别向两端凿去,凿出的竖井便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通风口。
八达岭隧道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