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项目怎么填-减免项目项下写什么

减免项目是指政府或其他机构对特定人群或群体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的项目。减免项目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地区、行业和政策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减免项目可能会包括以下内容:
1、 财政补贴:这是最多见的减免情势,政府会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人群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2、 税收优惠:政府会减少或免除某些群体的税收负担,如低收入者、教育工作者等。
3、 产业扶持:政府会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式,帮助某些产业发展,如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
4、 社区发展:政府会针对社区建设、公共设施改良等方面提供减免。
5. 公共服务:政府会减免一些公共服务的费用,如医疗保健、教育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减免项目和内容需要根据相干政策来肯定。如果您有具体的疑问,建议您咨询相干部门或专业人士。
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怎么填写
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填写如下:
(一)本表由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增值税纳税人)填写。仅享受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按季纳税30万元)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报本表。
(二)“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申报表主表,申报表主表是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或者《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三)“一、减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享受减征(包含税额式减征、税率式减征)增值税优惠的增值税纳税人填写。
1、“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减征项目的,应分别填写。
2、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应纳税额减征项目上期“期末余额”,为对应项目上期应抵减而不足抵减的余额。
3、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本期发生的按照规定准予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金额。
4、第3列“本期应抵减税额”:填写本期应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金额。本列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5、第4列“本期实际抵减税额”:填写本期实际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金额。本列各行≤第3列对应各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法律分析:(一)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填写个人发生减免税事项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2、纳税人姓名:个人自行申报并报送本表或向扣缴义务人提交本表做信息采集的,由个人填写纳税人姓名。
3、纳税人识别号:个人自行申报并报送本表或向扣缴义务人提交本表做信息采集的,由个人填写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识别号为个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
4、扣缴义务人名称:扣缴义务人扣缴申报并报送本表的,由扣缴义务人填写扣缴义务人名称。
5.扣缴义务人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申报并报送本表的,由扣缴义务人填写扣缴义务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二)减免税情况1、“减免税事项”:个人或扣缴义务人勾选享受的减免税事项。个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应勾选“税收协定”项目,并填写具体税收协定名称及条款。个人享受列示项目以外的减免税事项的,应勾选“其他”项目,并填写减免税事项名称及减免性质代码。
2、“减免人数”:填写享受该行次减免税政策的人数。
3、“免税收入”:填写享受该行次减免税政策的免税收入合计金额。
4、“减免税额”:填写享受该行次减免税政策的减免税额合计金额。
5.“备注”:填写个人或扣缴义务人需要特别说明的或者税务机关要求说明的事项。(三)减免税人员名单栏1、“姓名”:填写个人姓名。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个人的纳税人识别号。
3、“减免税事项(编号或减免性质代码)”:填写“减免税情况栏”列示的减免税事项对应的编号或税务机关要求填报的其他信息。
4、“所得项目”:填写适用减免税事项的所得项目名称。例如:工资、薪金所得。
5.“免税收入”:填写个人享受减免税政策的免税收入金额。
6、“减免税额”:填写个人享受减免税政策的减免税额金额。
7、“备注”:填写个人或扣缴义务人需要特别说明的或者税务机关要求说明的事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