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自我价值理论呢-什么叫自我价值理论

自我价值理论是一种关于个体价值观和自尊心的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内在的价值和尊严,这些价值和尊严是通过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来实现的。自我价值理论强调个人的能力、成绩和贡献,认为这些方面是衡量个体价值的重要标准。它也强调社会对个体的认可和尊重,认为社会环境可以影响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理论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有着广泛的利用,被用来研究人类行动、动机和心理发展等问题。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主要概念
自我价值(self-worth)是指个人选择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身进行价值评判获得的关于自身总体价值的概念。它是个人通过择定的价值标准,对自身进行反身价值评判的结果。
自我价值定位(self-worth positioning)是指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身价值。
影响自我价值状况的三个核心因素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作为个人自我价值定位背景的一般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情境或事件性的社会比较经验。 自我价值感(feeling of self-worth)指个人对自身价值评判结果的体验。
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有两个基本的侧面:一个侧面是总体自我价值感;另一个侧面是情境性或事件性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定位和自我价值感是评价人们自我价值状况的两个最为重要的维度。 个人的以自我价值感形式表现出来的自我价值状况,是由两个根本性因素决定的:一是自我价值支持;二是自我价值定位。前者是客观的自我价值的依托,后者是自我价值的诠释体系。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假定,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越是向内在精神信仰的因素倾斜,物质性的自我支持资源对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就越小,因而,自我价值稳定性也就越高。反之,如果个人的自我价值支持中缺乏精神信仰因素的支持,个人自我价值对于物质性自我价值支持资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这种定位倾向的自我价值感会随物质性自我价值支持资源的变化而变化。 自我价值保护(self-worth defense)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优势心理倾向。
实验证明,我们的知觉、归因、记忆、人际交往等,都具有明显的自我支持效应,自我保护倾向十分明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