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需要提取什么科目的-利润需要提取什么科目

利润需要提取的科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本钱、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利润分配的五个明细账户之间的关系
利润分配的明细科目,即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盈余公积补亏、未分配利润。
1、企业年末在实现净利润后对其进行分配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3、应付股利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4、最后将利润分配的金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是借方余额则标明是未弥补亏损,贷方余额表示利润实现额。
扩展资料
利润分配是企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年度)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
利润分配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以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加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即企业全部所得额,以此为基数,在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前,按规定对企业的联营者、债权人和企业的免税项目,采取扣减的方法进行初次分配。
所扣除的免税项目主要有:分给联营企业的利润、归还基建借款和专用借款的利润、归还借款的利润、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利润以及企业各种单项留利(如留给企业“三废”产品的净利润、国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留给企业的利润)等。
对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在进行税前利润分配后,应在承包经营期内按承包合同规定的形式(上交利润递增包干,上交利润基数包干超收分成等)上交承包利润,不再计征所得税和调节税。全部所得额扣除初次分配后的余额,即为企业应税所得额。
(2)以企业应税所得额为基数,按规定的所得税率和调节税率计算应交纳的税额,在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再次分配。应税所得额扣除应纳税额后的余额,即为企业留利。
(3)以企业留利为基数,按规定比率将企业留利转作各项专用基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分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