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逆属于什么阶段的特点-思维可逆属于什么阶段

思惟可逆属于逻辑思惟能力发展阶段。
思维具有可逆性是在哪个阶段
思维具有可逆性是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处于皮亚杰所划分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三个阶段(7~12岁).。该阶段的思维有两个主要特点:守恒性。儿童能从一个概念的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实质或本质的东西。能进行群集运算。群集运算包括组合性、逆向性、结合性、同一性、重复性五个方面。具体运算思维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这些运算还是零散的,还不能组成一个结构的整体、一个完整的系统。
具体运算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粗镇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姿御。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皮亚杰认为,作为儿童道德发展基础的思维结构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儿童的道德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与孤立的行为片断相对应的道德观念的总和。
第二、在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前一阶段总是融合到后一阶段,并为后一阶段所取代。
第三、每个儿童都为建立他自己的综合体岩册粗积极努力,而不只是去接受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现成的模式。
第四、道德认知发展的先在阶段是后继阶段的必要的组成成分。各阶段的连续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普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4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