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藏史是什么官职级别-守藏史是什么官职

“守藏史”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职,负责保管皇家图书文献、典籍档案等重要资料。在周代时期就已存在,是朝廷中一个重要的职务。到了秦汉时期,“守藏史”这一职位被进一步细化,分为多个等级,并且逐步构成了专业的管理机构——秘书监。

“守藏史”的职责主要触及书籍的搜集、整理、编目、保管等工作,同时也包括对书籍的解读和传播。他们在保存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侧重要作用,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公文保密,古人都采用了哪些保护措施呢?

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社会,信息的保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人们会想尽各种方法进行加密,以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那么在古代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的人们是否有保密意识?当然是肯定的。古代的时候很多信息的传送都是靠公文进行的,那么为了公文的保密,古人都采用了什么保护措施呢?

第一,守藏史。

在商朝的时候,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这个官职主要的职能就是负责管公务文书以及典册。在夏商时期又设置了“秘祝”,这也是一种官职,它主要负责处理政务和军务秘密,具有保密职能。到了周朝的时候,朝廷会把文书的正本收藏在天府,天府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机构。

第二,阴符。

在古代的时候,最大的机密莫过于军事机密了。所以,到了商周时期姜太公发明了阴符。阴符主要是用于,如果有突发军情的时候,远方的部队和君王进行联系。具体操作就是由君王和前方的将领秘密商讨出八种不同长度的符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军情。

第三,金藤匣。

金藤匣就是指使用金属进行封缄的匣子。相传在西周时期,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将祭告上天的册书都放在这个金属做的盒子里面,然后放在宗庙中,后来古人就使用这个金藤做的匣子收藏一些重要机密的文件。这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古人对文书保密性的重视。

古代图书管理员是什么职位

子是一种尊称,就像孔子,孟子,庄子。老子两个字都是尊称。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子就像是一位充满智慧,历尽沧桑的长辈,跟大家讲一些道理。大家要听。

老子其人,真名李聃。官职守藏史,是历史上的史官阶层。相当于当时东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档案馆的馆长,以及天文台的台长。传说活了101岁。

其书的写作背景是,不得不写。老子当时在东周做官,就是现在的洛阳。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85年;眼看周王朝越来越没落。他决定西出函谷关云游,被当地的令尹:喜拦下。因老子当时已经名满天下,所以喜向他求道。得知老子过关西去云游,觉得和可惜。就要求说过关也可以,但是要把关于道的思想留下。

当时社会风气中的学者都不愿意著书。讲道解惑可以当面解决,保证是作者本人的意思。对问题的解答保质保量。著书就有个弊端,书写好了别人如何解读就是他人的事情。作者的可解释余地就没了。孔子这么有名自己也没著书,他的书是他弟子写的。

当时老子没办法,就在函谷关逗留的一段时间。在竹简上一道一道刻了出来。之后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

老子做官时,有很多人向他请教。文章写的都是老子针对一些真实问题的解答。这本书被称为众经之王,是其中充满了智慧哲理。历经千年,再回头读,仍然收益良多。

这个官职叫:”守藏史“,类似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吧。

平时也就把书分分类,打扫打扫卫生什么的吧,——因为古代书籍很少,这个活只有皇家才有的,算是个散官,闲职。待遇不怎么样,能吃饱吧....

历史上从事这个职业的有彭祖和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