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bm是指什么意思啊-体检中bm是指什么

在医学检查中,"BMI"(Body Mass Index)是一种衡量人体体重与身高比例的指标。它是通过将一个人的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米²)来计算的。

BM的全称是Body Mass Index,在中文里被称为体质指数。它是一个非常简单且实用的评估健康和肥胖程度的方法,特别合适于对全球范围内的大型人口进行研究和比较。

身体质量指数的正常值一般被定义为18.5至24.9。如果一个人的BMI小于18.5,则被认为是太轻;如果一个人的BMI在25至30之间,则被认为是超重;如果一个人的BMI大于30,则被认为是肥胖。

3.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指南,其实不适用于所有人或所有情况。

"BMI"是一个简明、有效的评估健康状态和肥胖程度的方法,但它其实不能完全反应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由于其他因素如肌肉量、脂肪散布、骨密度等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除使用BMI外,还应当结合其他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工具来进行综合性的健康管理。

山西高平辅警入职体检标准

身高体重指数,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眼科检查,血脂检查,体格检查。根据查询山西公安厅网显示。

1、身高体重指数,男性身高不低于一米六五,体重指数BMI在18到24之间,女性身高不低于一米六,体重指数BM)在18到23之间。

2、心电图,进行静息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疾病。

3、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排除贫血、感染等疾病。

4、尿常规,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酸等指标,排除泌尿系统疾病。

5、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氢酶,血清谷草转氢酶,总胆红素等指标,排除肝脏疾病。

6、肾功能检查,血清肌酐尿素氨等指标,排除肾脏疾病。

7、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底检查等,排除眼部疾病。

8、血脂检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排除血脂异常。

9、体格检查,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预防血管堵塞有妙招,点击收藏

体重符合下列条件且空腹血糖<7.0mmol/L的合格。男性:17.5≤BM<30,其中17.5≤男性身体条件兵BMI<27。

女性:171≤BM<24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BMI≥28需加查血液糖化血红蛋白检查项目,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6.5%合格。

肝肾囊肿和血管瘤单脏器数量不超过3个,单个直径不超过1厘米,单方肝肾囊肿和血管瘤直径不超过3厘米,肝内钙化灶不超过3个,每个钙化灶直径不超过1厘米,单发肾钙化灶直径不超过1厘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应届毕业生可在学校所在地或者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选择一个作为自己参军入伍的应征地。

征兵开始后,应征地兵役机关会将具体上站体检时间,地点通知毕业生,可根据通知要求参加应征地县级征兵办公室组织的体格检查,并由当地公安,教育部门同步展开政治联考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征兵体检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通辽市2020年度征兵体检工作正式启动

说起血管最怕的事,堵肯定榜上有名。营养物质和氧气依靠血管才能输送到各个脏器,一旦血管堵塞便会引起疾病,甚至威胁生命。

其实,从人一出生,血管也随着人体的成长,衰老而老去,血管也随着人体的成长,衰老而老去。开始了它慢慢堵塞的一生。

如果说血管是一根水管,那血管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过多时就变成斑块积累成了“水垢”。当水垢越积越多,水流会明显受阻,水管发生堵塞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人体从头到脚,血管流过的部位都有堵塞的可能,相比其他血管,动脉承受的压力大,被充坏或有积尘物的可能性最大,也更易硬化。血管堵塞的速度和程度与年龄及生活习惯有关:

刚出生时:动脉血管内壁光滑且富有弹性,管壁厚度适中,就像崭新的水管一样,血液流动畅通无阻。

儿童时期:人在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血管就在慢慢发生变化,儿童时期血管已出现斑块形成的基础。

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血管斑块。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我们对身体的使用,脂质,胆固醇开始在血管内沉积,出现血管斑块,血管壁也随之增厚,变硬,钙化。(如果此时营养过剩,运动太少,易导致肥胖,这会让血管中的垃圾变多,并附着沉积在血管上,加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肥胖会让动脉血管变得僵硬,这也是动脉粥样硬化一个明显信号。)

中年时期:血管壁上沉积的垃圾越来越多。熬夜,不运动,吸烟饮酒等坏习惯,则会加速这一进程,胆固醇更快更多地沉着在血管壁上。(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以及情绪,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和痉挛,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熬夜会加速血管变老变硬,烟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会造成血管内膜增生肥厚,弹性降低,进而形成血栓。)

老年时期:斑块沉积的速度加快,出现堵塞。一般情况下,女性55岁,男性45岁以后,血管斑块沉积的速度会加快,血管壁随之也会越来越厚。

血管壁变厚直接导致就是身体各个部位供血不足,比如,脑供血不足和心脏供血不足。如果血管完全封闭,就会出现脑梗死或者心肌梗死,直接威胁生命。

除了斑块,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皮损伤等也是致病因素,此外还有羊水栓塞,非特异动脉炎,动脉血管痉挛,动脉瘤和头颈部外伤等也可能造成血管栓塞。

血管堵了,身体会怎么样?不同部位的血管堵塞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症状:

血管会随着人体衰老而逐渐老化,有些人的血管更加脆弱,容易堵塞,以下几类人需要格外担心:

肥胖者:体重指数(BM)=体重(千克) 身高的平方(米)超过28。

生活无规律和饮食不当者:爱吃高热量,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类食物的人群。

长期久坐者:运动量少且长期静坐。

吸烟,酗酒或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病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

想要血管更 健康 ,需要从生活细节做起,尽量避免血管中斑块堆积,做好这6件事:

1. 改善饮食,适量饮水。不要过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等。要少吃煎烤,油炸食品,少吃蔗糖,果糖以及含糖多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建议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约装满一个啤酒盖的量)。

多喝白开水可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健康 成年人每天应摄入1500~2000毫升水。

2. 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坐时间最好不超过40分钟,经常起身接杯水,伸伸懒腰,也可以多做做拉伸小腿肌肉的动作。对大部分人来说,每周运动3~5天,每周运动时间至少达到150分钟。推荐慢跑,快走,骑车,散步,打太极等,也可以进行乒乓球,网球等球类活动。

孕产妇及术后病人等血栓高发人群,也应保持一定的活动量,若不能起身,可适当活动膝盖,脚腕等处,保持血液通畅。

3. 戒掉烟酒,远离二手烟。长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过量饮酒则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易导致心肌梗死。戒烟的同时还要远离二手烟。

4. 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是世界公认的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在我国,通常认为BMI 24为超重,BMI 28为肥胖。

5. 保持充足睡眠。人体需要“自我恢复”,保证23点至凌晨2点的睡眠,并尽量保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睡得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血管 健康 。

6. 定期体检筛查。建议有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家族病史人群,绝经前后的女性,三高或肥胖人群,生活习惯不良或压力大的人群,每年做一次的血管筛查(如动脉超声或血管造影)。

如果已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应缩短筛查周期。

40岁以后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各项指标。

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也很重要,凡事看开点,暴躁易怒,精神紧张等负面情绪,都会引起血压上升,增加血栓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