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什么要考编制?教师编制与非编教师有哪些区别?-教师为什么要考编制

教师要考编制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系要求所有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教师资历证书和相干的工作证明,才能够被认可为合法的教师。这些证书是由国家统一颁发的,并且有一定的有效期。

而要想取得教师资历证书和相干工作证明,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考试来考核个人的专业能力、知识储备和实际的教学能力等。因此,教师需要参加相干的考试,即“编制考试”,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历证书和相干工作证明。

教师通过编制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教师身份和职位,从而正式成为学校的工作人员。这类编制是政府为了规范和管理教育系统而设立的一种制度,旨在确保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行和质量提升。

教师考编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的要求和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定,只有经过编制考试并通过的人材能够正式成为合法的教师,从而实行教育职责,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教师为什么一定要考编制

在很多考生眼里,如果决定将教师作为正式工作,那么考上教师编制就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为什么编制的吸引力如此之大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教师编作为事业编的一种,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跟公务员一样都被称为铁饭碗。工作稳定,只要考上基本上不用担心失业的风险;福利待遇也很好,五险一金、奖金补贴、职称工资这些都有,并且随着职称的增加工资也会增长。

相比难度系数较大的公务员,教师可以说是门槛较低、竞争相对较小、招聘需求更大更容易上岸的好选择了。尽管工资方面教师还不如公务员,但是教师特有的假期是其他行业都没有的。~试想,除了教师,还有哪个职业能每年拥有长达3个月的假期,薪资照常发放呢?

其次就是退休工资高,教师的退休金也是比较可观的,很多老教师退休之后的退休金不仅可以维持日常的生活开销,还足够他们出去旅游。

还有一点,如果不考在编的话,除了当代课老师就是去各种辅导机构工作,代课老师工资低工作累,并且工作十分不稳定。在辅导机构当老师工资可能会比较高,但是同样不稳定,并且各种福利待遇不一定能有保障,所以综合来看,想当教师的话,考编的确是大家最好的选择。

教师资格证只是一本证书,代表你具备从事教师的资格。而如果你想当正式编制教师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考试,而教师资格证是报名的敲门砖。

拿到教师资格证,只不过是具备了从业资格,可以聘用为教师。按照机关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原则,还要经过考试录用。考试录用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组织考试,录用后即成为编制内的教师,即“在编人员”。录用后如果学校因超编而成为”编外人员“,实际上仍是我们俗称的”在编“人员,对其无影响,坐等空编再入编即可。

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工。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实际操作中,一般只签订一次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我们说的合同工一般指临聘人员。非在编老师,一般称作代课老师。

教师编制的优势:

第一,教师的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有“五险一金”,包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等。

第二,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享受各种应有的津贴、福利和奖金,部分地区还享有绩效工资。国家也正逐步实现教师工资向公务员靠近的政策。

第三,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失业难,几乎不会失业,因为是国家工作人员,俗称铁饭碗。不犯错误就不会离岗,除非自己不想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