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过线是什么意思-研究生过线是什么

"研究生过线"是指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简称“考研”)规定的分数线,取得了参加研究生入学面试的资历。一般来讲,只有当考生在考研中获得的成绩到达或超过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才能被视为研究生过线。具体的过线分数要求会因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和历年分数线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准备考研的过程当中,学生需要了解并关注自己所报考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应对。

考过研究生国家线是什么概念

国家线其实就是一个分数线,只有过了线才有进入下一步的可能。

国家线还有A类和B类的区别,这是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A类和B类。前者分数线高后者稍低,一般相差2—10分。如果考生成绩只要有一门课或者总分不过国家线,那么就意味着此次考研失败,也没有机会参加调剂。但是,如果报一区的考生单科或者总分没过一区的分数线,但是过了二区国家线,就有机会参加二区招生单位的调剂。

考研国家线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过国家线的意思是满足国家招收研究生的最低标准,是研究生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

考研国家线总体上分为学术型复试分数线和专业学位类分数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硕和专硕复试线。

考研过了国家线也不一定进复试。只是说过了国家线就有参与调剂的资格,至于能不能进复试,还要看是否满足报考院校的分数要求,只不过一定高于国家线。

对于普通的高校来说,他们大部分适用的是国家线,那么他们的复试人数就是通过初试的人数,如果普通的高校发现今年他们通过初试国家线的人数多于录取的人数了,那么他们也要控制复试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