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对什么植物影响大一点-酸雨对什么植物影响大

酸雨会严重影响各种植物的生长。例如,酸雨会致使土壤中的钙、镁和钾离子减少,这些矿物资对植物的生长相当重要。酸雨还会致使植物叶子表面的保护膜遭到破坏,使植物容易受病虫害侵害。酸雨还会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并可能致使植物枯萎乃至死亡。因此,酸雨对植物的影响非常大。
酸雨对土壤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1: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2: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十多年来,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马、京津、丹东、图们等地区现在也出现了酸性降水.
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根据国内对 105 种木本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当降水 pH 值小于 3.0 时,可对植物叶片造成直接的损害,使叶片失绿变黄并开始脱落.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野外调查表明,在降水 PH 值小于 4.5 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衰亡.例如重庆奉节县的降水 PH 值小于 4.3 的地段,20 年生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生长量降低 50%.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的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能严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长.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 2.5 倍.
酸雨对中国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省份.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大,约为 28 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 32%.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为 14 万公顷.根据某些研究结果,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 630 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 30 亿元(按 1988 年市场价计算).对南方 11 个省的估计,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 44 亿元.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森林的生态价值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虽然对森林的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争议,计算出来的数字还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但森林的生态价值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这几乎是一致的.根据这些计算结果,森林的生态价值是它经济价值的 2-8 倍.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酸雨对森林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巨大的.
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危害:
1、酸雨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2、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
3、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
策略: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酸性沉降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扩展资料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
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而多燃石油的国家下硝酸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15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