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到底是什么身份-事业编到底是什么

事业编制是中国的一种公职人员录用制度,是指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由政府部门统一招聘并肯定编制的工作人员。在编制内工作的公职人员,一般享有公务员的各种待遇和福利,包括工资、保险、退休金等。在一些特殊的岗位,如医生、教师等,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才能取得相应的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是一种长时间稳定的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职业保障和提升机会。但是,事业编制也有其限制性,例如需要定期参加考核、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等。随着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推动,一些传统的事业编制岗位可能会产生变化或取消。因此,如果想要从事相干的职业,最好提早了解相干信息,做好职业计划。

什么是事业编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事业编制就是指事业单位编制,事业单位编制有两方面的涵义,第一是事业单位,所招考,所工作的单位属于事业单位。第二是拥有事业单位编制,所谓有编制就是指国家建立编制,并把人员纳入编制,由国家来来提供经费来保障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工资收入及单位其他支出。

事业单位编制大体有以下几种:

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但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设区市的城管。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学校等。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等。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 事管理条例》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