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调兵的条件-国家如何调兵
中国的兵役制度是以义务兵役制为基础的志愿兵役制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兵役法规定,公民在18至24岁期间应当进行服兵役的初步准备;在22至30岁期间应接受全日制兵役教育或训练;24至39岁的男性公民除正在服现役、在学校就读和健康缘由之外,应当每一年进行一次服兵役的登记,凡具有初中以上内容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符合征召条件的男性公民都应当参加抽样调查,并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审查和挑选,肯定征集对象。符合条件的公民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到,接受初审、复审和体检。凡通过初审、复审和体检的公民,应当由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持相干证件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领取《应征公民参军通知书》,并依照通知书的要求办理参军手续。
古代国君如何调遣在外驻扎的军队?
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周礼地官》
意思是说,如果国家有重大事故,就召集所有的臣民到王宫门前待命,并且命令无节的人不得在全国各地任意通行,那么在古代什么是节呢?
节在古代又指符节,是君主或者国君颁发给国中大臣的一种凭证,后来又成为了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即我们后来所说的使节,久而久之,使节也就成为了出使之人的代名词。《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武帝嘉其义,乃遣(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说的就是汉武帝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并且送被扣押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回国,而苏武持节出使,其实这个节也就代表了他使者的身份。
而到后来,符节的用途和种类逐渐扩大化,不同的用途,用不同的节,甚至出使之人出使不同的国家所持的节也不一样,比如《周礼地官》记载: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译国用龙节,皆金也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符节在管理国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国君为了直接能够控制军队,也把节用在了军队的调兵遣将上,于是兵符制度应运而生,正所谓: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于符或节,以为凭据。
兵符的重要形态虎符。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裴骃集解引《龙鱼河图》曰: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这里的所说的兵信神符,其实指的就是兵符,不过这并不能说在黄帝和蚩尤决战时就出现了兵符,这是南朝史学家裴骃的注解,他的注解充满了玄幻色彩,并不能作为史实来论断,而根据出土的文物,春秋战国时期的虎符,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兵符。
虎符,是古代国君授予大将兵权,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一般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然后劈为两半,有子母口可以勘合,其中一半国君自留,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领,如果国君需要调动军队而不能亲到军队驻地,只需命人带着自己那半虎符,就可调动军队。
我们先说说虎符的形状。
那么为何兵符要做成老虎形状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虎乃百兽之王,而白虎又被誉为战神的化身,用它作为兵甲之符,那是相当合适的。
虎符
不过虎形兵符在春秋战国并不是唯一的形状,还有鹰符、龙符等形状,在后代又出现了麟符、兔符、鱼符等形状,不过虎符的形状虽然不一样,但是其用途是一致的。
我们再说说虎符铭文上的历史。
现今出土的虎符一共有四件,全是秦国的物品,分别是杜虎符、新郪虎符、阳陵虎符、东郡虎符,我们就根据虎符上的铭文,来探究一下秦的调兵制度。
杜虎符上的铭文为:兵甲之符,右才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会符,行殴,这段铭文不仅说出了兵符分为左右,而且要求用兵超过50人,就必须勘合国君的虎符,但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无需勘合虎符,也可以点燃烽火。
新郪虎符上铭文为: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殴,乍一看,这段铭文和杜虎符上的铭文没啥区别,其实还是有个细微区别的,那就是君符变成了王符,也就是说这个虎符是秦惠文王称王之后秦始皇称帝之前的产物。
虎符
阳陵虎符上的铭文为: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阳陵,阳陵是秦设置的郡,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始称皇帝,所以这个虎符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产物。
而东郡虎符和阳陵虎符上的铭文一致,只不过左边虎符是在东郡,而从虎符上的铭文,我们亦看出了秦统一华夏开创大一统秦朝的光辉历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28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