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加工方式-如何记忆加工
"记忆加工"是指人类使用大脑将新信息转化为可持久存储的记忆的进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记忆加工方法:
1、 制定目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明确自己想要记住甚么,并设定公道的目标。
2、 活动结合:将所学内容与平常生活中的活动联系起来,以便更容易理解和记住。
3、 分段学习:将大量信息分解成小块,分段学习可以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
4、 重复学习:通过反复学习和温习来加深记忆,构成稳定的知识网络。
5. 创造联想:利用记忆联想技能,如形象化、意味化等,帮助记忆新知识。
6、 使用记忆宫殿法:将要记忆的信息想象在一个熟习的地方(如自己的家),然后依照空间顺序顺次排列这些信息。
7、 反馈和评估:定期对已学习的内容进行反馈和评估,检查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以上内容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记忆和处理信息。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记忆加工进程。
记忆信息加工的三个阶段
编码阶段,存储阶段,提取阶段。
1、编码阶段:这是记忆过程的开始阶段,涉及到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和转化,这个阶段中,信息被转化为大脑能够处理和储存的形式,是通过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编码阶段涉及到对信息的注意、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其进行分类和组织。
2、存储阶段:在信息被编码后,大脑会将其储存在记忆系统中,这个阶段涉及到信息的保持和巩固,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取出来,在存储阶段,信息会从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这涉及到大脑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3、提取阶段:这是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涉及到信息的检索和利用,当需要使用已存储的信息时,大脑会通过各种方式将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以便对其进行处理和表达,提取信息的方式可以是回忆、再认或其他认知过程。
进入短时记忆中信息经过进一步加工,可得到更好地储存,进入长时记忆。记忆的认知加工策略有很多,你知道短时记忆的认知加工策略是什么吗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短时记忆的认知加工策略,希望对你有帮助!
策略1.复述策略复述就是出声或不出声的重复。如果让被试记XTC三个辅音字母,20秒后都能回忆出来,因为他们进行了复述,彼得逊夫妇(L.R.Peterson&M.L.Peterson,1959)改变了实验程序:给被试呈现由三个辅音字母组成的字母表后,立即让他作减3逆运算(如376,373,370,)直到要求开始回忆的信号出现,被试才回忆这三个辅音。实验结果显示,三个辅音听后立即回忆是准确无误的。随着保持时间的延长,回忆成绩急剧下降,当延长到15秒时,回忆率约为10%,到18秒之后,记忆几乎完全消失。弗拉维尔等(Flavell,Beach&Chinsley,1966)的一项实验研究显示,使用复述策略的能力是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主体对刺激信息的回忆量与其对信息复述的频率成正比。可见,复述是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的有效策略。
策略2.组织性策略组织性策略是指主体在记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意义,将记忆材料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它形式,以便于记忆的方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G.A.Miller(1956)提出了编码和组块化思想。运用组块化策略可以增加个别单元上的信息载荷从而扩大短时记忆容量。六十年代中期以后,E.Tulving吸收了G.Miller的组块化思想并加以发展。E.Tulving(1968)指出,记忆中存在着两种组织:初级组织和二级组织。初级组织是以语义特征为基础,被试的输出顺序是由语义或项目本子的其它特点所支配的。二级组织包括两个方面:群集(Clustering)和主观组织(Subjectiveorganization)。群集是指输出系由项目间的语义关系或语音关系所支配,其前提是记忆材料本身是有紧密联系的,这咱联系可以是类的联系,也可以是联想关系。因而群集相应有两种:类的群集和联想群集。E.Tulving将被试对无关联的或者说没有明显的类的包含关系并以随机方式输入的材料的组织称为主观组织。主观组织的程度或分数是记忆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被试的主观组织程度越高,他的回忆成绩也越好。
七十年代,记忆策略的研究多集中在记忆策略发生的时间、类型及发展阶段等方面。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研究者们开始将研究的重心从策略的发生转移到策略使用的有效性上。于是研究者们又开始研究记忆策略发展的阶段性,其中以Miller的策略获得阶段说影响较大。她认为记忆策略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无策略阶段:②部分使用或使用策略的某一变式阶段;③完全使用但不受益阶段;④使用且受益阶段。Flavell也曾根据执行策略的基本能力、自发运用策略、激发策略运用的企图和策略运用时提取的效果四个方面将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分为不会运用策略、运用时具有产生性缺损和成熟运用策略三个主要阶段。
国内学者也在关注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左梦兰(1992)关于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研究表明,儿童随年龄增长,记忆策略的水平不断提高;复述策略在7岁以后明显出现,自觉地运用分类策略的能力出现较晚。庞虹(1992)探讨了小学儿童组织策略的发展,结果表明;一年级儿童处于产生性缺损伴随中介性缺损亚阶段,三年级儿童处于产生性缺损但不伴随中介性缺损亚阶段,五年级儿童处于成熟运用策略阶段。
策略3.精心制作(elaborating)策略精心制作策略是与组织性策略相联系的一种记忆策略,具体指当主体面临一些很难归类的材料时,就在这些材料中创造出某种联系以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研究者发现,主体的这种精心制作策略出现得较晚,一般等到小学高年级和青少年阶段才能出现。巴克哈特等(Backhalt,1976)研究发现,年幼儿童所创造出来的关系具有呆板和固定的特点,而年长儿童所创造出来的关系则是生动且丰富的;年长儿童更易从自己创造出来的形象中或词语的关系中受益,而年幼儿童更易从实验者指出的关系中受益。
儿童记忆策略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如有的研究者比较了策略使用的有效性精细加工策略、建立其它联系策略和复述策略在配对单字记忆作业中识记效果的差异,从总体上看,三种策略的效果依次下降。有效地加工信息是提高记忆成绩的重要途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2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