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怎么结尾-申论如何收尾
扫尾是申论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讲,它包括总结全文、给出结论和提出建议等步骤。总结全文要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出结论要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议则是针对文章所讨论的问题,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扫尾阶段需要考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掌控文章的主题思想,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如何写出简短有力的申论作文结尾
章凤头、猪肚、豹尾。豹尾简短而有力,华美而绚烂。对于一篇文章的结尾,既要总结文章的主旨,又要升华到主题的深远意义。申论文章的写作都是围绕社会热点展开,其中包括主题的问题、原因、影响以及对策。而对于很多考生,结尾写作仓促而难写,下面给考生进行示例。
公式
名言警句+主题问题+解决对策+意义升华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的问题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发挥坚忍不拔的螺丝钉精神;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 )上求实;在( )求效,在( )上求精。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样以来才能为( )打下基础,为( )的发展提供保障。
1
以“创业者心中的山”为例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创业成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发挥坚忍不拔的螺丝钉精神;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凝聚合力上求实,在奋斗不息中求精,在股权众筹中求效。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样以来才能为创业成功打下基础,为创造个人、社会价值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成为成功的攀登者。
2
以“教育公平”为例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促进教育公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发挥坚忍不拔的螺丝钉精神;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资金落实上求实,在政策制定上求精,在资源配置中求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样以来才能为教育公平打下基础,为社会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保障,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打赢人才攻坚战。
公式
名言警句+主题问题+解决对策+意义升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登高必先修其低,行远必先修其近。( )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 )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铸就( )的辉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的伟大目标。
1
以“习惯的是是非非”为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登高必先修其低,行远必先修其近。( 陋习 )的解决关键在于( 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想法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个人走向成功巅峰)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铸就(企业立于常青之地)的辉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府改变四风、构建阳光服务型政府、共建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2
.以 “人与动物”为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登高必先修其低,行远必先修其近。(人与动物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构建动物福利保护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社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铸就(经济与生态共赢)的辉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天蓝、地绿、自然和谐发展和人类文明不断推进)的伟大目标。
申论
名言佳句积累
一、政治篇:
(一)政治篇之论信念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典出:清·郑燮《竹石》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典出: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典出:《周易》
(二)政治篇之论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典出:诸葛亮《诫子书》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典出:老子《道德经》
(三)政治篇之论笃行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典出:东汉·荀悦《申鉴·俗嫌》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典出:老子《道德经》
(四)政治篇之论治国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典出:《周易·系辞下》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典出: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五)政治篇之论法治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典出:王安石《周公》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典出: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二、经济篇:
(一)经济篇之论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典出:汉·桓宽《盐铁论》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典出:王安石《登飞来峰》、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
(二)经济篇之论人才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典出: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典出:《韩非子》
(三)经济篇之论创新
“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典出: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典出:汉·刘安《淮南子·汜论训》
三、社会篇:
(一)社会篇之论民生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典出:《老子·第四十九章》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典出:《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二)社会篇之论管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典出: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典出:唐·吴兢《贞观政要》
(三)社会篇之论道德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典出:《论语·卫灵公》
“人无信不知其可也。”典出:《论语》
四、文化篇
(一)文化篇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典出: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典出:文天祥《过零丁洋》
(二)文化篇之论文化发展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典出:白居易《与元九书》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典出:清·赵翼《论诗》
五、生态篇
(一)生态篇之论生态环境保护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德、道法自然。”典出:《老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典出:荀子《天论》
(二)生态篇之论节约型社会建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典出:明·朱柏庐《朱子家训》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典出:司马光《资治通鉴》
六、通论篇:
“行百里者半九十。”典出:《战国策》
“长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典出:李白《行路难》
“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典出:战国·尸佼《尸子》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典出:孙武《孙子兵法·虚实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典出:老子《道德经》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典出:刘禹锡《浪涛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2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