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股利如何消除负债-应付股利如何消除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在收到现金分红时,应向股东支付的现金。这类情况下,如果企业有足够的现金,那末应付股利就能够被消除。

应付股利的消除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 收到现金分红:当企业收到现金分红时,应当将其记录在应付股利账户中。

2、 记入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将收到的现金分红记入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从而消除应付股利。

3、 结算应付股利:企业需要结算应付股利,行将现金从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转移到股东的股分账户中。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应付股利,那末它就需要筹集资金或发行股票等方式来获得足够的现金。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态和股价。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者需要斟酌公司的财务状态、盈利能力和股息政策等因素。

商业信用的主要方式

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

1、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是供应商给企业提供的一个商业信用。由于购买者往往在到货一段时间后才付款,商业信用就成为企业短期资金来源。

如企业规定对所有账单均见票后若干日付款,商业信用就成为随生产周转而变化的一项内在的资金来源。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其进货和应付账款相应增长,商业信用就提供了增产需要的部分资金。

2、应计未付款

应计未付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过程中已经计提但尚未以货币支付的款项。主要包括应付工资、应缴税金、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等。

以应付工资为例,企业通常以半月或月为单位支付工资,在应付工资已计但未付的这段时间,就会形成应计未付款。它相当于职工给企业的一个信用。应缴税金、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也有类似的性质。

扩展资料

商业信用作用:

(一)从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说,商业信用节省和用活了资金,活跃了市场。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在生产力各要素中把人排在第一位,但是现实社会中,我们其实不缺人,那么多的劳动者难以就业,一个重要原因是缺资金。

有了资金即使是技能差一点也可以慢慢上路。在经营性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企业获得银行信用的希望也很渺茫。而商业信用往往使经营者绝处逢生。

(二)对于供应商来说,商业信用助其减少存货,促进了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

供应商向客户赊销商品(服务),不需要增加自己的成本,不影响自己的资金流动,所谓利人不损已。而且过量的商品压在库中,需要支付更多的仓储保管费用,担当更多的意外损失责任。

赊销给客户后,既减少了仓储保管费,又消除了可能因火灾、洪水等意外事故造成的或有损失。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赢得了客户抢占了先机,促进了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占领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则利人利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业信用

对“投资收益和子公司实现净利润的抵消分录”的理解?

股利分配政策是指企业管理层对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方针策略。以下是我整理的股利政策类型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股利政策类型

股利分配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确定支付股利与留用利润的比例,即股利支付率问题。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常用的股利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主张,企业未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企业设定的最佳资本结构,确定未来投资所需的权益资金,先最大限度地使用留用利润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然后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剩余股利政策成立的基础是,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如果企业再投资的收益率高于投资者在同样风险下其他投资的收益率,他们宁愿把利润保留下来用于企业再投资,而不是用于支付股利。如企业有投资收益率达12%的再投资机会,而股东取得股息后再投资的收益率只有10%时,则股东们愿意选择利润保留于企业。股东取得股息再投资后10%的收益率,就是企业利润留存的成本。如果投资者能够找到其他投资机会,使得投资收益大于企业利用保留利润再投资的收益,则投资者更喜欢发放现金股利。这意味着投资者对于盈利的留存或发放股利毫无偏好,关键是企业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必须大于零。

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再投资的权益资金需要,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并能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它的缺点是忽略了不同股东对资本利得与股利的偏好,损害那些偏好现金股利的股东利益,从而有可能影响股东对企业的信心。此外企业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是以投资的未来收益为前提的,由于企业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股东不一定了解企业投资未来收益水平,也会影响股东对企业的信心。

(二)固定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政策表现为每股股利支付额固定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不论经济情况如何,也不论企业经营好坏,不降低股利的发放额,将企业每年的每股股利支付额,稳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保持不变,只有企业管理当局认为企业的盈利确已增加,而且未来的盈利足以支付更多的股利时,企业才会提高每股股利支付额。

稳定的股利政策的实行比较广泛。如果企业的盈利下降,而股利并未减少,那么,投资者会认为企业未来的经济情况会有好转。因此,一般的投资者都比较喜欢投资于稳定的股利支付政策的企业。而稳定的股利政策则有助于消除投资者心中的不确定感,对于那些期望每期有固定数额收入的投资者,则更喜欢比较稳定的股利政策。因此,许多企业都在努力促使其股利的稳定性。固定股利政策的缺点主要在于,股利的支付与盈利相脱节,当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固定股利,这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这种股利政策适用于盈利稳定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将每年盈利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实行这一政策的企业认为,只有维持固定股利支付率,才能使股利与公司盈利紧密结合,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这样才算真正做到公平的对待每一股东。这一政策的问题在于,如果企业的盈利各年间波动不定,则其股利也随之波动。由于股利随盈利而波动,会影响股东对企业未来经营的信心,不利于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的稳定与上涨。因此大多数企业并不采用这一股利政策。

(四)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介于固定股利与固定股利支付率之间的一种股利政策。其特征是:企业一般每年都支付较低的固定股利,当盈利增长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付额外股利。即当企业盈余较低或现金投资较多时,可维护较低的固定股利,而当企业盈利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加付额外股利。这种政策既能保证股利的稳定性,使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又能做到股利和盈利有较好的配合,使企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种股利政策适用于盈利与现金流量波动不够稳定的企业,因而也被大多数企业所采用。

股利的种类与发放程序

种类

现金股利

股票股利

股票回购

通过购回股利所持股份的方式,将现金分配给股东。

股票分割

将大股分为小股,如用两股新股票换回一股旧股票,是在不增加股东权益的基础上增加股票数量。这样降低了股票交易价格,提高了流通性。

股利发放程序

股份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通常由公司董事会决定并宣布,必要时要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批准后才能实施(如我国就是这样规定的)。

股利发放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日期:

宣布日(Declaration Date)

股份公司董事会根据定期发放股利的周期举行董事会会议,讨论并提出股利分配方案,由公司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正式宣布股利发放方案,宣布股利发放方案的那一天即为宣布日,在宣布日,股份公司应登记有关股利负债(应付股利)。

登记日(Holder-of-record Date)

由于工作和实施方面的原因,自公司宣布发放股利至公司实际将股利发出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由于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此时间间隔内处在不停的交易之中,公司股东会随股票交易而不断易人,为了明确股利的归属,公司确定有股权登记日,凡在股权登记日之前(含登记日当天)列于公司股东名单上的股东,都将获得此次发放的股利,而在这一天之后才列于公司股东名单上的股东,将得不到此次发放的股利,股利仍归原股东所有。

除息日(Ex- Dividend Date)

由于股票产易与过户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只有在登记日之前一段时间前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才可能在登记日之前列于公司股东名单之上,并享有当期股利的分配权。一般规定登记日之前的第四个工作日为除息日(逢节假日顺延),在除息日之前(含除息日)购买的股票可以得到将要发放的股利,在除息日之后购买的股票则无权得到股利,又称为除息股。除息日对股票的价格有明显的影响。在除息日之前进行的股票交易,股票价格中含有将要发放的股利的价值,在除息日之后进行的股票交易,股票价格中不再包含股利收入,因此其价格应低于除息日之前的交易价格。

发放日

在这一天,公司用各种方式向规定支付股利,并冲销股利负债。

指的是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将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抵消。也即母公司在合并抵消时所编制的会计分录。

编制目的和作用是为了消除内部交易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使内部交易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反映与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反映一致,但这种一致性仅仅是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扩展资料

涉及内容

1、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各项目进行抵消;

2、将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各项目进行抵消;

3、调整抵消盈余公积和提取的盈余公积;

4、集团公司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

5、集团公司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

6、集团公司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抵消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