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时期如何过年的-周朝时期如何过年

周代时期,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那个时候,人们会依照古代的风俗来庆祝春节。他们会在家中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他们还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此来乞求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周朝的大年初一在那天?

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从殷商至清朝,“过年”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

现在的人春节七天假,那么古时候的人过年时放几天假期?

春节在各个朝代各叫什么名字?你知道春节起源于那个朝代吗?

春节的历史其实非常久远,是我国古老而又隆重的节日。

在尧舜的时候,春节称为“载”,夏代称为“岁”,商代称为“祀”,周代称为“年”。周代这种叫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当然其中有一些皇帝改过名字,比如唐玄宗时期曾经称为“载”。

我们现在所说的过年的时间是汉武帝时确立的,将正月为岁首,即正月初一为新年。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所以又称为“元日”,又因为这一日终于旦,所以称为“元旦”。当然,这和我们现在元旦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现在的元旦是公历节日。

我们现在过的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图形,大致可以说明其历史演变过程。

春节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其实真正的来源已经无法考究。更为重要的一点,中国各个时期的历法其实一直在变化的。

比如夏朝岁首在夏历的正月,是以木星在天穹上运行的位置所谓岁度的标志。周朝的岁首在夏历的十一月,是以农事的周期为时间依据。

秦汉时期,中国社会脱离早期的原始宗教信仰,节日开始约社会生活相关。

所谓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此时都是适合聚会的好时机。比如正月旦就是汉代皇家的重要节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

东汉的民间正日也举行祭祀和庆祝活动,祭祀祖先,礼敬尊长。全家向家长敬酒祝贺,拜贺宗亲乡党,沟通亲族、邻里的关系。

现在某些农村的春节习俗和这是特别相似的,农村邻里之间都是互相拜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在春节期间流行放爆竹。

唐代开始,春节开始有政府的法定假日,一共七天。

宋元明清各代,春节成为国家的典礼,场面宏大壮观。盛大的庆典用来对内显示国家太平,对外显示中华帝国的国威。

官方也借着这些表演,表露出与民同乐的姿态,以和谐社会。这个和现在春节作用特别相似。

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引进了西方的历法,就是现在的公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两套历法:

一是官方推行的西方历法,作为公共行政、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另一种就传统的阴历历法,使用与农时以及日常生活。

之后传统岁首正是被确立为春节,传统元旦被放在公历的1月1日。

中间,一些人曾经试图废除农历,将传统节日全部搬到公历上去,不过效果不好而做罢。

新中国建立了以后,延续了这种方式,并且规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及放假日期。这就是现在我们过的春节。

要我说也是太吝啬了,一年到头,又遇上家家户户团圆的好时光,才七天,一个星期而已,根本不够玩的,况且这还是借了两天才凑够的七天,强烈要求过年放假半个月,最少半个月,要玩就放开玩,然后好好工作。

中国人的过新年是非常非常悠久的历时传统,如果要追究到什么时候开始的,最晚在周朝就确定了。夏朝把每年的春季开始叫做正月,商朝却把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叫做正月,到了周朝,把每年的第一天叫做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竟然把十月定位正月,有点扯淡。我们现在过年是从汉武帝时候开始的,他把每年的最后一天叫年,新一年的第一天叫元正,过年的说法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那么古代遇到过年,是怎样放假的呢?

汉朝以前,对过年是不太在意的,甚至都不是法定节假日,只是把夏至和冬至作为最重要的节日来过,这两个节日必须要放假的,文武百官都停止工作,回家休息,具体天数没有准确记载,而且每次都可能不一样,皇帝高兴的就多放几天,不爽了就少玩几天,看心情过节。有准确天数记载的春节放假是从唐朝开始的,唐玄宗规定,平时的休假从原来的工作五天休假一天改成工作十天休假一天,每年的元正、冬至另外各休假七天,夏至节取消了休假。

过年放长假是从宋朝开始的,本来规定过年是有7天假的,加上冬至7天假,这都快半个月了,但是皇帝是制定假期的人,各种原因加了不少假。首先是太祖皇帝给他父亲的祭日(腊月初七)加了3天假,仁宗皇帝又给他母亲的生日(腊月初十)加3天假,春节过后又加了天庆节5天假,这都25天假了,还有元宵节放假,真是过瘾。

明朝很少放假的,过年也只有一天假,朱元璋是个很吝啬的皇帝,官员工资低的可怜,也取消了福利。首先就是把以前的每十天休一天假的惯例给取消了,整年里只有冬至、过年、皇帝的生日这三个假期,每个假期只有可怜的一天假。朱元璋这人就是个极端者,要么不放假,要么就放个够,在朝廷官员的抱怨声中,朱元璋决定增加放假的天数,一口气把腊月全部给放假了,要玩就玩一个月。清朝基本上是继承了明朝的放假制度,不过有改进,从冬至假开始,把冬至过年和元宵节连起来,官员可以封印放长假,也有一个月的假期。

我们现在还能保持过年的传统,应该谢谢袁世凯这个人。民国要推翻清朝这个封建王朝,还要把所有的传统都给废掉,要全心全意的学习西方的一切东西。推翻清朝的那几个大佬们是摈弃中国文化的,还要试图废除汉字,还要废除过年的传统,准备把西洋那一套完完整整的搬到中国来,把皇帝叫总统,还有众议院,喊着要人人平等。民国把农历废除了,学习西方把阳历一月一日定位元旦来代替农历年,政府还严格规定,不准农历年放假,所有和政府有关的单位不得放假,谁违反了就要受处罚,他们奉行的是阳历年。你想想,这是传承几千年的老传统,强行老百姓改过西洋节日,是不是有点变态?太崇洋媚外了,和卖国贼有什么区别?袁世凯上台以后,把农历正月初一改成春节,而且顺应民意的允许春节放假。后来的南京政府采用公历纪年,但并没有废除过农历年的传统,存在着两种纪年法,阳历和阴历并存的。

新中国以后对春节放假的规定为3天,后来只是调休到七天,把原来的周末挪到春节一块,并不是法定的七天。国家规定法定假一年总共才11天,所以五一、十一、春节小长假就是调休出来的七天,把前后的周末和法定假连一块,让大家稍微能玩的过瘾一点。为什么过年要正月初七收假呢?这和民间传说有关,关于过年,民间的讲究太多了,从正月初一起,到初十每天都是一个专属的日子,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油十麦。初一为鸡日,相传这一天是女娲造了鸡,初二是狗的日子,以此类推,初七是人的日子,这一天管人,要好好庆祝一下。这十天里只有初七是人日,所以把新年后第一天上班定在人日,是比较合理的。

还是那个话题,过年放假才3天,左挪右挪的凑成了7天,确实有点少了。很多人平时都是在外奔波,远离家乡去为了生活奋斗,好不容易遇到过年,可以开心的回一趟家,和家人团聚,显然这几天是不够的。过年从除夕开始放假能做个什么?买东西人家都要关门了,外出工作的人都在除夕夜赶不回去。春节假期太短了,跨省工作的人除去来回路上耽误的时间,真正在家待着有几天?那么大家觉得应不应该增加春节放假的天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