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只哪些单位-事业单位只哪些

我理解你想要知道的是哪些单位被归类为“事业单位”。一般来讲,事业单位是指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机构。这些单位通常由国家或政府出资设立,并且在服务社会和公众方面发挥侧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事业单位类型:

1、 教育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学院、研究院等。

2、 科研事业单位:如科学院、研究所、实验站等。

3、 文化事业单位: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剧院等。

4、 卫生事业单位:如医院、诊所、疾控中心等。

5. 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如敬老院、孤儿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

6、 公安事业单位:如公安局、消防队、交警队等。

7、 交通事业单位:如交通局、运输公司、机场、火车站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定义和分类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内容只是一些常见的类型,具体的分类可能需要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

事业单位和事业编是一回事吗

事业单位和事业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是一回事。

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依法设立的,以公益为宗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可以依法享受相应的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事业单位的设立、管理和运作都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而事业编是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编制管理制度。事业编制是指根据国家规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需要,按照一定的编制数额和岗位设置,招聘、聘用和管理工作人员的制度。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一种方式,通过事业编制可以规范事业单位的人员聘用和管理。

事业单位和事业编制的区别包括:

1、性质不同:事业编是一种编制,属于铁饭碗的范畴,而事业单位是一种岗位类型。更通俗一点说就是,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就属于事业编。

2、定义不同: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编制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和事业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事业单位是指组织形式和性质,而事业编是指人员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可以存在,但不一定有事业编制;而事业编制只有在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用于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二条规定

“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与本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依照本法执行;”但是,涉及人事任免、技术职称、奖惩等仍然按照原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

什么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号令),事业单位不属于政府机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主事业单位

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