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人员包括哪些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包括哪些

事业编制人员是指被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的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公务员: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公共服务的工作人员;

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指在各类事业单位中从事社会公益服务的工作人员;

3、 军队文职人员: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从事辅助工作的人员。

以上内容三类人员均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并依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

正式编制和事业编制有什么区别

正式编制和事业编制在定义、性质、待遇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一、定义与性质

正式编制通常指的是公务员编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设立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编制。公务员编制具有国家行政性质,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福利待遇。

事业编制则是指事业单位的编制,包括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部门的编制。事业编制人员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工作性质多涉及社会公益和公共服务,具有较为特殊的社会职能。

二、待遇与晋升

正式编制人员享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包括较高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社会保险等。此外,公务员的晋升体系相对完善,晋升机会较多,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事业编制人员的待遇和福利则因单位性质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虽然事业单位也有相应的晋升渠道,但晋升机会和速度可能较公务员为慢。

三、管理方式

正式编制人员的管理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相关规定,实行较为严格的考核、奖惩和任免制度。公务员的选拔任用通常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程序,确保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匹配。

事业编制人员的管理则依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虽然也有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但相对较为灵活。此外,事业单位在人员招聘和任用方面可能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综上所述:

正式编制和事业编制在定义、性质、待遇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正式编制通常指公务员编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福利待遇;而事业编制则涉及公共事业部门,具有特殊的社会职能。在待遇和晋升方面,正式编制人员通常享有更多优势;而在管理方式上,两者则各有特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二条规定:

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规定: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