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查社工服务内容-如何审查社工服务

社工服务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确保其服务质量。以下是审查社工服务的步骤:
1、 肯定审查标准:首先需要肯定审查的标准,包括社工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
2、 选择审查方式:可以选择现场审查、书面审查或网络审查等方式进行。
3、 检查社工资质:审查社工是不是具有相干的专业资历和工作经验。
4、 评估服务进程:检查社工在服务过程当中是不是依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并且是不是有有效的记录。
5. 考察服务效果:考察社工服务是不是到达预期的效果,是不是对服务对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 提出改进意见:根据审查结果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更好地提高社工服务的质量。
审查社工服务是一个复杂的进程,需要综合斟酌多个因素。只有经过仔细审查,才能确保社工服务的质量。
社工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社工评估包括哪些内容: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工作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成本效益评估等。
社工介绍如下: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除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应能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社会使命:“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业使命:“助人自助”,即或为处于困境中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援;或通过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
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通过扮演引导者角色、专家的角色、社会治疗角色、计划者角色等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缓解由于竞争、压力产生的紧张及冲突。
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
如果说医生的职责是为人们医治生理上的疾病,那么,社会工作者的职责首先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从最初的施舍、慈善行动发展而来的社会工作一开始就带着鲜明的助人的特征,成为一种充满爱心的崇高的事业。
(一)宏观层面(针对服务对象群)的需求评估:
(1)需求评估的对象和基本要素
需求评估首先要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是“社会人”:多元身份、多维度多角度的需求、在“人在情境中”的视角下进行评估、需求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人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都要考虑进去。服务机构进入服务领域要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做评估,还要对服务场域进行需求评估
要素一:服务场域的服务对象群体的结构,即服务群体构成的情况,群体的生存状况,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人际与环境)状态进行宏观的评估。
例如某社区老年服务:60岁以上老年群体1万7千人,需求评估可以按照年龄(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老年人的年龄为青老、中老、老老)划分或者按照生存状况划分(有能、半失能、失能)的人数;生理、心理、社会老化的`基本状况。包含了老年群体的共性分析与结合社区状况的个性分析
某社区青少年服务:14-28岁青少年群体按照发展性、治疗性、预防性的基本情况进行划分,14-20岁为在学青少年,20-28岁为在职青少年;
某社区家庭服务:失独家庭、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的摸底和情况了解和区分。
要素二:服务场域的硬件资源(开展服务的室内室外场地条件)和使用情况
要素三:服务场域的可以调动的正式资源、非正式资源的基本情况。
要素四:该社区社团组织和持份者状况
(2)需求评估的范围
服务场域的人口构成、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硬件资源、机关团体和社会组织、服务开展需要调动的各种资源等等。
服务对象的需求的评估:包括一般需求(身体健康、个人发展、情感成熟、智力发展等);不同层次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整体需求(生理、心理、社会综合考虑,比如老年群体要考虑这三层面老化,对于社会撤退理论和社会整合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梳理);阶段性需求(不同的年龄需求有差异:儿童——被保护的需求,青少年——尊重和接纳的需求);特殊需求(少数民族、残疾人、外来流动人口等的文化背景、社会心理等等);社会需求(困难家庭:4050、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慢性病家庭的社会需求等)
(3)需求评估的方法
通过各种调研评估(抽样问卷调查、定向焦点小组、分片入户探访、群体社区聚焦),对问题和群体需求进行梳理分析。
服务场域硬件资源进行每日三段为期五天取中间值的做法,了解使用状况,理清优势和不足,社区漫步等方式发现和挖掘更多隐蔽的服务硬件资源。
社区持份者走访、关键人物(如社区领导班子、司法所、综治维稳办公室、出租屋管理中心、退管办、残联、妇联等等)走访。
(4)需求评估的成效
列表归纳:
表达性需求:走访对象的表达,对场地、活动、服务……缺乏什么,希望有什么样的服务……
感觉性需求:社工在收集硬件资源时有什么发现和感觉资源是否缺乏,资源是否充分利用
比较性需求:A社区与B社区比较,人口结构(有些社区老年人多,有些社区残破……)注重社区共性和个性分析(城市社区的分类)
规范性需求:按照人口比例的超市、医院、学校、交通、消防、监控视频、绿化面积、休闲娱乐场所等等。
(5)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调动资源渠道:
社会工作服务并非不分场域和范围的,当服务需求超出服务机构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就只能服务转介,所以需求评估包括了对服务机构自身的评估。
如果把需求评估理解为只是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服务计划就没有办法做好,必须包括对机构资源与能力、社工团队和督导的能力、社会服务的硬件资源等的评估。所以这种评估是对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检测,用实习生做评估是不可能精准的。
(二)微观层面(针对服务对象个体)的需求评估(略)
这是针对服务对象的评估,主要用于个案工作服务。
(1)预估(基于访谈和经验对于服务对象个体的预测量的评估)
生理(年龄和身体状况)、心理(认知与情绪)、社会(家庭、邻里和友朋关系的支持网络,过往的求助经历,使用的资源和缺乏的资源,服务对象的优势……)
(2)个案进程的评估
服务开展之后,社工与服务对象合作中问题介入和解决的刻度、资源使用的情况,服务对象的潜能发挥的情况……,主要用于是否需要调整服务计划,是否可以开始考虑结案等等。
(3)结案的评估
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评估(包括宏观需求评估和微观需求评估)与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密切相关,服务开展之后都要形成需求评估报告。个案采取的是面谈和收集资料之后问题摘要记录的形式,群体的需求评估报告要求高一些,但是不管宏观还是微观的需求评估,都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是社工专业能力的基础入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大数据处理内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原文链接:https://edu.h3e.cn/edu/3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