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退货如何下账单-销售退货如何下账

销售退货是指由于质量问题、不合需求等缘由,客户退回已购买的商品。在财务会计中,销售退货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认退货:首先需要确认客户的退货申请,并且核实退货商品的数量和质量。

2、 准备退货单据:然后需要准备退货单据,包括退货商品的详细信息、数量、退货日期等。

3、 记录退货:将退货商品记录在销售退货表或退货明细表中,并且将退货金额记入对应的科目(如应收账款)。

4、 核销退货:当退货被商家接受后,需要在销售退货表或退货明细表中进行核销,并且将已核销的金额从对应科目中减去。

5. 偿还货款:如果退货的缘由是质量问题或合不公道的缘由,商家可能需要退还货款给客户。此时,商家需要将这部份退款记入对应的科目,并且从应收账款中扣除。

6、 再次核对:需要再次核对所有的销售退货信息,确保没有遗漏或毛病。

以上内容就是销售退货的处理流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的方法应根据公司的规定和实际情况来肯定。

公司销售商品发生退款怎么做账?

公司销售商品过程中,购货方收到商品后,因质量问题要求退款的,对于销售商品退款业务,相关账务处理有哪些?

销售商品发生退款的账务处理

一、销售商品发生退款时,其具体的做账如下:

1、如果是原收款,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2、如果是退款给对方的单位,那么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红字金额

贷: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红字金额

二、销售退款用的会计处理与销售处理是相反的,具体如下:

1、已经确认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收货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成本

2、尚未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三、退货产品入库的账务处理

1、红字: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入库红字: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要按卖出时能否估计销售退回情况来区分。

假设销售时无法估计退货数量,收到款项时确认为预收账款,退货期满后确认收入

借 银行存款

贷 预收账款

借 发出商品

贷 库存商品

借 预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发出商品

假设估计退货为0,出售时正常确认收入,实际发生退回时,反向冲销已经确认的收入和成本

借 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库存商品

贷 银行存款

主营业务成本

假设销售时可以估计退货情况,按最佳估计数确认一项预计负债,

借 银行存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借 主营业务收入

贷 主营业务成本

预计负债

实际发生退货时

借 库存商品

预计负债

贷 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先冲减销售收入

借:商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再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销售成本

销售商品退回作相反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等等(相应科目)同时,把结转的成本也要冲回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退回销售商品时,做红字冲销凭证

借:银行存款等(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红字)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红字)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库存商品(红字)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